第1564章 鞑靼定都欧洲(第2/3页)

大唐当年占领印度洋海域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海上贸易政策是非常特殊的,也是造成了巨大影响的。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唐态度强硬,拒绝欧洲国家的船只进入大唐控制下的港口进行补给、贸易!

这是因为大唐想要独占整个南洋和印度洋沿岸的所有海上贸易,顺带垄断了印度、西亚等环印度洋沿岸区域的所有市场,让全国上下都是在这一场海外开发盛宴里吃的满嘴流油。

只开放了一个南非港以进行贸易!

大唐人能做初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就能做十五,他们也不允许大唐人的船只进入他们在大西洋沿岸的港口。

现在甚至连西班牙人的宝船队都已经是改变了航行,西班牙人的宝船队离开墨西哥后,沿着南美洲南下,然后直接前往南非港进行贸易,然后再返回欧洲,环球航线变成了环大西洋航线。

所以,大唐的商船想要进入两国控制的港口进行补给、贸易,那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了,其实也不止大唐,其他国家的船只,比如说英格兰人的船只也别指望进入他们两国的港口贸易或者补给,要不然英格兰为啥一门心思打破西班牙、葡萄牙人的海上霸权啊,还不是为了能够顺利进行海上贸易。

三方的诸多条款,谈来谈去,最后总算是达成了协议。

根据大唐和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分别签订的协议,初步决定大唐在西班牙的马德里、葡萄牙的里斯本分别设立领事馆。

同时还会在西班牙的加的斯设立大唐驻欧洲大使馆!

上述领事馆所占据的地方,大唐并没有主权,因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死活不答应,最后搞出来了一个主权依旧归属当地国,但是管理权却是归属大唐的模式。

大唐在使馆区拥有自由独立的行政、司法、驻军等权利,当地国不得进行任何的干涉。

而使馆区的驻军数量,初步规定里斯本使馆区是两百人,马德里使馆区也是两百人,而加的斯大使馆区,则是可以驻防五百人,并配属总吨位不超过三千吨,单舰吨位不超过一千吨的军舰。

不过人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也是留了一个心眼,在协议上规定了当地国随时都有驱逐帝国外交官的权力,一旦驱逐,使馆区立即作废。

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毕竟大唐虽然有驻防士兵,但是如果真的战争爆发了,他们也能够第一时间驱逐这些驻防士兵。

解决了主要问题后,剩下的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比如说使馆区用地,相对于大唐根本就不在上海给两国提供使馆用地,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则是大方的很,直接化了一大片荒地给大唐帝国,随便你自己折腾。

对此徐振川也是表示满意!

只有有地方就行,至于领事馆的修筑,大唐自己来就行,别人直接给一栋建筑给大唐办公用,大唐还不要呢,因为大唐在这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领事馆,都是清一色的棱堡建筑!

双方达成协议后,徐振川也是正式带着外交官以及使馆卫队的士官,乘坐着海军专门抽调的军舰以及运输舰前往欧洲了。

当然了,这一路上他们并不孤独,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都是专门派出了军舰随行!

此外,还有一大批的运输舰满载着大唐的军事援助物资。

足足有五万支火绳枪以及五千套板甲,足以让整个欧洲的陆军装备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

不过这些军械运到欧洲后,将会只作为军事援助物资,低价出售给抵抗鞑靼人的国家。

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外,其他的什么法国人啊,德国人啊,奥地利人甭管什么人,只要打鞑靼人都卖给他们武器。

如今的鞑靼人还是非常生猛的,在东欧是打的俄罗斯和波兰立陶宛联邦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