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单于传闻中的谷神太子,本单于来了。(第2/3页)

老三早便知道今日过来父皇是要这封信的,倒也不必再让下人回去取了,直接从袖口子里面抽出那不再崭新的信封,就重重放在了到处都是棋子的小榻上:“喏,父皇慢慢看,儿臣自知冲撞了父皇,自个儿领三十大板去了。”

顾世雍看着那明显被人反复接触过,导致边缘都发毛了的信封,余光瞧着老三风风火火的出去了,才慢条斯理的将纸从信封里面抽出。

但是顾世雍犹豫了片刻,没有打开那封信,站起来走到点着蜡烛的烛台旁边,就将信的纸角点燃,最后丢进火炉里,看着纸上的字迹一点点被金色的火光吞噬,留下一撮黑灰。

他不该看的,看了说不定就心软了。然而他不该心软,他相信那个跑路的小七迟早还是会回来,他算准了顾小七一定会回来,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回来的小七会成为他理想中的完美储君,毋庸置疑,一定是这样。

所以信看不看,无所谓。

天下要紧,百姓要紧,混乱在必要时刻都是推波助澜的利器,嘲讽在特殊时候也是催人强大的法宝,没道理十年过去了,现在放弃,那岂不是功亏一篑?

皇帝顾世雍黑色的瞳孔里闪着炉火明明灭灭的光热,外头打板子的声音远远传来,却没有老三的叫声。

他叫来心腹公公,大太监毕恭毕敬的俯首帖耳:“陛下有何吩咐?”

“查清楚了没有?是不是老四那边放出的消息,说太子丢了?”

大太监斟酌这用词,小心翼翼地道:“的确是四王爷门下的门客吴先生散出去的,绕了好几个弯子,送到了柳肖柳大人门下门客的耳朵里,后来,也就成了不能宣之于口但众所周知的秘密了。”

“陛下?可要管?”大太监可记得,再过十日,匈奴的和亲队伍可就要到了,到时候太子没能出席,那匈奴人说不定要捏着这个话题做文章,说曙国没有诚意,到时候谈和亲条件,可就说不定有点困难,毕竟咱们这边的确是有点怠慢。

匈奴人即便来京,哪怕是只带着几千人进来,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发起疯来,开始在京城内部捣乱,匈奴人可都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野蛮人,京城乃是曙国重中之重,多少附属国盯着看着,倘若但真被那匈奴单于以少胜多,杀出京城去,那可丢脸丢大了!

这脸面之事,可大可小,正是多事之秋,自然是维稳最好。

大太监跟了陛下多年,不懂些时事的话也做不到今天。

可谁知道陛下声音沉沉的传来,竟是让大太监意外的两个字:“不必。”

大太监心中打鼓,却不敢劝说一句,只能低着头,称了一句‘是’,便安分退下。

出去后,一直跟着大太监的小公公小费的一双金鱼眼便滴溜溜地看了看师傅,说:“师傅?你怎么脸色不好?可是陛下说了什么?”

大太监张富贵张公公用手里的浮尘扫了徒弟的脸一下,不悦道:“跟你有什么关系?咱们做奴才的,只管手头的事情就行了,又忘了师傅教你的话了?”

小费公公连连点头称是,却还是忍不住好奇:“陛下可是要出手?”

总管张公公重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主子的心思,咱们不懂,也不需要懂,明白了?”

——这就是说不准备出手了。

小费公公瞬间就明白,眼睛珠子又转了转,缩了缩脑袋,等走到偏僻处,才又悄悄问师傅:“师傅,陛下这是准备坐山观虎斗?宫里好多人和大人都在猜是哪个王爷上位呢,师傅你觉得哪个是陛下心中的人选?还是说谁赢了,便上?”

总管大太监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自己教了六年的小徒弟,幽幽说:“你是收了四王爷的好处,还是收了三王爷的好处?到师傅这里,打听起陛下的意思?”

小费公公被看得浑身发冷,直接下跪,膝盖真情实感的戳在地上,不掺半分的假,哭道:“师傅冤枉!小费没收,只是随便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