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2/2页)

汤显祖露出了然神色,这不就是相思衣嘛。

这一次,男人的默契跨过山海,汤显祖不必说话,更不需让人翻译,只是一个眼神,莎士比亚就明显得到信息:知府大人懂了。

“这个不能像皮具那样摆在店铺里卖,只能偷偷卖,不论乡下还是城里,我们都知道手套是这个意思。”

“我开过皮具铺,客人来买手套,我要看透他的穿着打扮,看他是什么人;如果认为他是来买手套,就给他手套。”

“如果他来买那种手套,就悄悄塞到他手里。”

汤显祖可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点头沉吟片刻,道:“寄意于物,很好。”

这让莎士比亚大喜过望,倒不是汤显祖说出这个就连百丽儿都不能理解的词儿,而是汤显祖对于低俗情节的包容程度。

其实是他想多了,大明流传的话本小说、坊间戏剧,很大一部分可比他这些东西三俗多了。

流传最广的,往往不是精致、雅致的文人趣味,而是更为原始、接地气的下里巴人。

但这个下里巴人绝非原始到令人不忍直视,而是讨巧的雅俗共赏。

实际上汤显祖对这些并没那么多的包容,在聊天前他想不到这个方面,聊天后也并不关注这个方面,而是在相同的写作手法上,莎士比亚让他想到了关汉卿的铜豌豆。

同样留下一扇虚掩的门,门外是情爱的大雅之堂,可一旦撩开那当世之人心照不宣的门,门的另一边则与情色有关。

不懂,便略过要害;懂,则会心一笑。

有天分。

何况汤显祖也需要人来让他了解这边剧院的艺术形式,毕竟与大明不同,既然他要将这当作兵器使用,那么他就必须要知道敌人穿什么样的铠甲。

总不好拿棍子去敲铁浮屠。

“不过你在剧本里写的都是贵族,不要只写贵族,贵族有何意思,你要多写百姓的故事,不必都写好人都写完人,世上哪儿有好人完人呢?”

“等过些时候,送你本书叫《水浒传》,长得很,等你能读它了,就能用汉文写剧本了,那书里就没几个好人。”

“但小说家却极为聪明,开宗明义便点出了那一百单八皆为妖星,他们做什么坏事都有理有据。”

汤显祖笑着拍了拍桌案,道:“好好学,我听说你生计艰难,遇上不可解决之事,可来知府衙门,待你写出好剧本,知府衙门资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