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2/2页)

比方说把从莫斯科一路长途跋涉翻越乌拉尔山带着辎重沿冰冻的河岸走到伊斯凯尔城的五百射击军送到城下。

在十一月末一个天气晴朗的冬日,站在伊斯凯尔城头能用树脂望远镜勉强看见河流西岸三里外的地方。

伊斯凯尔城前几天派出的十六人狩猎队在铠甲外裹着厚实的毛皮斗篷,像雪上行走的野兽,一脚深一脚浅地挑着担跨过冰河回还,派回人手让城内送推车出去。

他们猎到了两头熊和一些雪地里刨食的小动物,渡过冰河后实在没力气弄到城里了。

说来讽刺,捕猎看上去是一种增加粮食的手段,但实际上在部队即将断粮时没有人会这么选。

董一元准许士兵组织猎队出城,是因为他们粮食充足,而非粮食不足。

因为捕鱼、捕猎、采集这些事,都是体力消耗极大的工作,他们狩猎回来消耗的体力,甚至可能比他们捕猎、捕鱼的收获补充还大。

真正断粮或遇到天灾的饥民,通常的选择是躺着不动。

他们的猎物能让城里的部队开个荤,但珍贵的熊皮坏了一副,这帮人采用非典型打猎的手段,布置诱饵后在树干掏了个洞把虎蹲炮放进去,士兵用身上改手雷为地雷的备用燧发铳机拉线远程遥控。

一炮把熊打得在雪地上翻个大跟头。

引得城里士兵怨声载道,吃肉还得先剔弹丸,就这都不能防备炖熟了再有铁子儿硌牙。

不过硌牙归硌牙,换两样菜吃还是让旗军很开心,在街上支起大锅便炖了起来。

就在猎队回城不久,罐头酸菜、炖肉的香气传遍整个伊斯凯尔城,炊烟与蒸汽升腾得比城墙还高。

职守的斥候在城上高声呼叫:“将军,有人,西边有人过来了!”

当董一元登上城头,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支接近四百五十人的部队。

事实上从他们的模样上很难让人辨认出他们是部队,他们穿着同样颜色的制式的棉甲长袍,拄着长斧与火枪,有人在前面拄着绘有双头鹰的旗帜,更多人在后面用雪橇拉着、拽着走不动的部队与物资行走。

他们的棉甲长袍在雪地里看上去是那样的单薄,他们的马匹不多、狗也不多,雪橇却有很多。

从他们有气无力的行进中,董一元甚至猜想他们一定是把马、狗都宰掉吃了。

又是一支断粮的部队,看上去伊斯凯尔城是他们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