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6页)

这些游牧民族骑术精湛,驱赶俘虏到城墙外,让这些俘虏前去破城,若是不听话,就要乱箭射死。

若是遇上心软的主帅可能因为这些俘虏可怜从而不忍射杀。

这一队是先锋军,只有上百人。与他们人数相差无几。

婉玉也不废话一刀劈了过去。

这时候就体现经常训练的好处了,两伙人水平相当,打得难舍难分。

就在这时,婉玉这边有援军从东方奔驰而来,大荣士兵见他们人数众多,打马跑了。

婉玉想乘胜追击,可她来边城没多久,对这边地形不怎么熟,不敢轻易追上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离开。

婉玉向前来支援的百户道谢。

对方心情颇为沉重,“看来大荣又不安份了。咱们得加强戒备。以后你们练兵就在城郊吧。这儿不安全。”

婉玉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对方带着手下离开,婉玉的护卫走了过来,指着这些缩成一团的俘虏问,“头,这些人怎么办?”

婉玉收回视线,轻飘飘看了一眼这些骨瘦如柴的晋人俘虏,心里也同情他们的遭遇,“登记他们的住处,核实无误再送他们回老家。”

护卫挠头,脸都红了,“头,我们都不识字。”

婉玉一怔,看了眼其他人。也是,现在可是太平时节,家里要是有钱抵兵役银子,这些人又何苦跑来边城当兵呢。

“你去上官那边要笔墨纸砚,我来登记。”

护卫点头应是。

到了大营门口,婉玉也不让这些人进去,就让他们原地休整,然后一个个过来登记。

“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什么人?”

“王二狗,苏州府,兴山县,王家村,五口人,排行老二。”

“下去吧。”

“叫什么名字?”

……

“还有吗?”

有个老头一瘸一拐走过来,声音粗粒如同石子在地上碾碎的声音,“还有我。”

婉玉头也不抬,“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什么人?”

“周三郎……”

婉玉抬眼,看到的是一双饱经沧桑的脸,他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青灰色长衫,这么冷的天还穿着草鞋,露出冻得发肿的脚趾,他脸上很深的皱纹,就像刀子一道道刻在他脸上似的。

她记忆里他那头黑发此时已经全部变白,那双大眼睛许是经过多年风霜变得有些浑浊且小,他露出来的一根根手指粗得就像树枝,看不出半点肉色,反倒像泥土一样又厚又硬。

他身穿这一件破旧青灰色衣衫和一件短裤,俨然一副穷酸样;而在他那衰老的面容下带着的笑容,在我看来是那么虚假;而他看我的眼神,就好像是挖到金矿般的炽热。

只是这张苍老的脸此时却与记忆中那个人有五分相似。

婉玉喉头哽住,差点不敢认,“你家住哪里?”

对方刚刚只是小心翼翼抬头看了她一眼,就被对方浑身散发的气场镇住,他缩了缩脖子,颤巍巍回答,“兴元府,成封县,周家村,家里有八口人,我排行老三。”

婉玉听到熟悉的地址,心里又是一紧,多问了一句,“你有几个孩子?”

对方听到这话,身子颤了下,“只有一个儿子。今年……”他掰着指头算了算,“九岁啦。”

婉玉眼底的泪再也忍不住,滑了下来,“爹?”

周三郎抬头,眯了眯眼,小心翼翼看了好半天,才终于从朦胧的记忆中找到与这姑娘相似的容颜。

“你……你是?”周三郎不敢认。

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会死在异国他乡,没想到自己居然得救了。而且救他的人正是他的女儿。

婉玉带着周三郎回了自己的帐篷,叫一个兵打水给他洗澡。又叫一个兵去城里买些好吃的,“最好是肉食。让我爹补补。”

那士兵领命而去,还没上马,又被婉玉叫回来,又丢了十两银子给他,“对了,还得买套衣服。记得里衣得要细棉布,外面那件袍子要买厚实的,可以防风的。反正要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