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4/5页)

江舒涵见大柱想得周到。便也没再说什么,她也让大柱帮忙买个下人,“最好是十三四岁的小伙子。我打算给瑞生找个书童。总让满胜大哥陪着瑞生,也耽误他干活,我心里始终过意不去。”

大柱一口答应。

“那些走商的人也可以一起合作。咱们赚点差价就成。”

在外面走商,许多人都要风餐露宿。米线不容坏,还比面条硬。有条件的,说不定也能买。

大柱点头记下了。

两人谈好这事,便到了族长家再写一份契书。

得知米线交由张氏族人来做,族长显然比上回还要高兴,问两人要多少斤米线。

大柱现在只有一家店,他就算有意再开几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弄好的。

首先是下人还没买,其次是铺面不是想租就能租到的,再然后就是他身上没那么多银子。得一步步来。

大柱便道,“我暂时先要一百斤,若是生意好,我会提前回来通知你们再做些。”

族长跟大柱敲定好了价格,替两人写好了契书,江舒涵三人就离开了。

他们一走,族长夫人喜滋滋道,“咱们家又有一条来钱路子,这事可得咱们自家干。”

族长斜睨她一眼,“若是有好事,我只想着自家人,族人该对我有意见了。”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采用抓阄的办法。

族长夫人跨了脸,狠狠瞪了他一眼。有好事不想着自家,反倒将这事推到外头,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

又过了半个月,大柱回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半大孩子。

这两人一看就是龙凤胎,长得有五分像。

“这是给我买的?”江舒涵上次托大柱买的。男的可以给瑞生当书童,女的可以帮她做家务。她也不用担心书童在背地里欺负瑞生。

大柱点头,“是啊。你瞧瞧怎么样?”

江舒涵上上下下打量一通,俩孩子大约十五六岁,面黄肌瘦,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一看家境就极差。

江舒涵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我身上只有这些。还是上回你给我的。剩下的银子,到时候你从我的分红里扣吧。”

大柱摇头,“那倒不用。这两人签了十年活契,总共花了十二两银子。”他从怀里掏出两张卖身契,“这个月又赚了六两银子,你再给我六两就成。”

江舒涵没想到米线生意这么好,“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分店?”

大柱叹气,“我这次也买了一家下人,暂时还没钱开分店,估计得再等几个月。”

江舒涵点了下头也没再问了。

大柱走了,江舒涵问姐弟俩情况。

姐姐叫陈金杏,弟弟叫陈金虎,江舒涵也没给他们改名,教了他们几天规矩,说了下瑞生的生活习惯,就带着陈金虎去了县城。

今天有些不凑巧,两人到城门口的时候正赶上守城衙役在排查犯人,队伍排得老长。

陈金虎跟人打听,回来后告诉她,“城里正严查通辑犯,听说还是个女的,会变妆,手背有颗朱砂痣。检查得特别仔细。”

江舒涵靠近了才听到,那通辑犯居然还有个“胭脂虎”的代号。

只是这些人也不知“胭脂虎”真正长什么样,年龄多大,那“胭脂虎”每次犯案都是以不同年龄,不同长相示人,唯一知道的就是她身高六尺和手背有颗朱砂痣。

那些衙役检查得很仔细,看到她虎口有茧子还多问了几句,“怎么弄的?”

“我切菜弄的。”解释没用,最后还得江舒涵掏出户籍才给放行。

幸好江舒涵今天进城要将金杏,金虎的户籍落到她们家户头,要不然她今天还得折回了。

进了城,两人办好户籍,直接去了精画馆。

瑞生在精画馆过得还算不错。

因为师兄师弟都知道他脑子不太正常,对他还算照顾。就连崔郸都没再为难他。不过由于李立盛总夸瑞生有天份,悟性好,崔郸卯足劲儿学习,不肯被瑞生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