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5页)

而远在成都府的吴王也很快响应,国号依旧是“良”,年号“吴仁”。

因为要区别两个良国,所以大家习惯称江陵府的良国为楚良,称成都府的良国为吴良。

江舒涵得知此事,心里暗道,终于来了。

就是这一年,原身的儿子战死了。

她没有办法阻止战争,只希望战争可以早点结束,有个开国皇帝早日一统天下,百姓方能有安稳日子可过。

她的愿望实现得很快。远比原身记忆里更快。

卫异只花了半年时间,就战胜了楚良。

楚王在王宫自刎而死,卫异押解楚王的妃嫔子女以及臣子家眷到了襄州。

李木对楚王之子没有手下留情,全部斩杀。而妃嫔及女儿全部没入教坊司。

楚良的臣子及家眷,男的全部贬为苦役,女的交由人贩子卖给底下百姓,银钱全部充作军费。

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高温使得人心生烦闷,让人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憋闷感。

江舒涵没有去瓷窑那边,而是坐在堂屋摇着蒲扇听柳二郎汇报上个月账目。

就在这时,柳大郎从外面闯了进来,紧随其后的是屠户等人。

进来后,屠户把所有孩子全部撵出去,而后让大儿子在外头守着。

江舒涵见他神色凝重,“你怎么了?”

屠户脾气直,藏不住话,“我刚刚在外头看到柳文了。”

江舒涵愣了一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柳文是族长的大儿子。

江舒涵在心里回忆,江陵府兵败时间比第二世提前了一个多月。

屠户见她沉默,以为她不信,不由急道,“是真的。我亲眼所见。”为了让大家信他,他还拉着柳大郎的胳膊,“大郎也看到了,我俩拉瓷器进内城,刚好看到的。”

柳大郎点头,“是啊,确实是他。”

花媒婆当即就信了,“那族长呢?柳武呢?柳新呢?”

屠户摇头,“我没看到他们。”他重重叹了口气,“肯定过得不好。”

这古代讲究连坐,柳文是犯人,族长作为他的家人肯定也跑不了。

猎户又问,“那咱们呢?要是别人知道咱跟柳文是一族的,会不会也把我们抓起来?”

这话倒是提醒江舒涵了,这古代不仅仅只是一家连坐,而整个九族都连座。

要不然怎么会有“一人得道,鸡犬生天”这句俗语呢。

江舒涵打量大家,在座的这些人好像只有她家是出了五服以及陈瞎子家是外来户,其他家好像跟族长家都没出五服。

“咱们有新户籍,又不是楚良那边的人。应该不会吧?”花媒婆吓得脸色铁青,很快替自己辩解。

“我觉得应该也是。”江舒涵敲了敲桌子,“咱们当务之急不是自己吓自己,而是看看能不能找到族长。他毕竟跟咱们一个姓。能帮的咱们一定要帮。”

大家倒是没什么意见。

但是出去打听消息,除了陈瞎子家同意,其他家却不敢去。生怕连累到自己。

江舒涵也没勉强,让柳二郎借着做生意去打听。

柳二郎总在外面跑,还真认识不少人。很快就从瓷器掌柜口中得知所有从江陵府押解过来的犯人都被贬成贱籍,再过三日犯人将会押送到东市公开叫卖。

柳二郎立刻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告诉江舒涵。

没几天时间了,江舒涵立刻召集大家商量,“族长毕竟是跟咱们一个村子的,咱们得想办法把他们一家赎回来。”

大家没什么意见,不过赎人是要花钱的。江舒涵叫大家来肯定不只是为了告诉他们这一消息。

屠户头一个举手,“年前我们家分到了五两银子。散会我就拿给你。”

其他人也都纷纷表示会拿钱。

江舒涵笑了,看向柳二郎,“咱们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从过年到现在已经半年了,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光接大户人家的陪葬器皿,他们就赚了两百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