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4页)

花媒婆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她一个妇道人家拿不了这么大的主。

在众人交头接耳讨论的时候,陈瞎子摸向怀里的龟甲卜,开始卜卦。

陈瞎子的大儿子信奉父亲的占卜之术,在旁边帮着看卦象。

算完后,陈瞎子久久不语,低低一叹,“你这生意虽好,我家却无法跟着分一杯羹。最多只能出到四十两。见谅见谅!”

江舒涵瞧着他的龟甲卜,真的假的?居然就这么决定了?

其他人听到陈瞎子的决定,立刻追问,“那我呢?你也帮我家算算吧?”

江舒涵之前梦境,让大家信服她,没想到她现在说这么严肃的事情,大家不仔细听,反而一心向陈瞎子占卜?

这太匪夷所思了?

她总觉得这些人太信卜卦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被坑,瞧瞧这些人不是被她坑到了襄州吗?得亏她没有歪心思,要是她起了歹心,这些人恐怕被她卖了,还在帮她数钱呢。

她这边正胡思乱想间,陈瞎子那边却已经给各家算好了卦。

花媒婆家最多可以出到四十两,猎户家,铁匠家和屠户家只能出到十两。

虽然不知道这银两从何算起,但江舒涵却是松了一口气。

她把这赚钱法子说出来跟大伙说一声,其实只是想让大家记她一份情。以后他们家有事,大伙也能帮一帮。

现在银钱出得少,她自个儿就赚得多,也挺好。

江舒涵让柳二郎把各家掏的钱记下来。

这个记是口记,毕竟这里头没一个识字。就算想用笔记,也不会写。

江舒涵为此有了急迫感,“你以后要是想当管事,那就得会识字。不识字,以后你怎么给大伙发钱?”

柳二郎听着亲娘的话很在理,“那我跟人家学。”

他这些天在外面蹲守骗子,跟一个专门替人代写书信的书生认识,请对方吃点东西,估计对方很乐意教他。

江舒涵没想到柳二郎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跟他以往偷奸耍滑的作派反差太大,不禁多看了他几眼,柳二郎坦坦荡荡任她打量,一副他要做个听话的好儿子的形象。江舒涵顿时放下了心,“行。一定要好好学。”

接下来,她到县衙买地皮。江舒涵要的这片区域没什么人,地段也算宽敞。三亩地花了她四十九两银子。

之所以买这么大,是因为烧窑的时候,会产生大量浓烟,最好和住处隔一段距离。

买完地皮,江舒涵又买了一批青砖。

因为流民增多,需要盖安置所,谷城的砖卖得特别快,不仅是县衙需要,还有百姓担心流民半夜闯进家中,纷纷买砖加高围墙。

得亏江舒涵要的砖瓦比较多,是个大定单,场主特别优待,特地给她优先,要不然还不知道排到何年何月呢?

买完砖瓦,江舒涵又到煤场买焦炭。

这会天气正热着,焦炭价格还没起来。江舒涵担心接下来天气转冷,硬是要了十几车。

柳大郎和柳二郎见亲娘一车车往地皮上拉货。

担心东西被人偷,哥俩带着王家四人夜里守在边上看着。

白天女人们看着东西,男人们去郊外山上伐木。

这些无主的山,树木都是可以随意砍伐的。这年代也没有保护环境那一套。尤其是南方,树林太多,好多林子都有瘴气,不能随意进入。

东西买齐,江舒涵头一件事是先给自己盖房子。

总住在许家,多有不便。人呐,到啥时候都得有自己的窝。

城里有几条巷子是棚子搭建的,里面有不少流民,柳二郎在外面喊了一嗓子,不少流民前来报名。

一排排青砖瓦房,上百个劳动力齐上阵,不到一个月就盖好了。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讶。

盖完房子,江舒涵一伙人火速搬了家。

这个窑场是属于大家的,所以这些房子也都是按照市场价租给大家。然后到年底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