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灭圣(第2/4页)

箫争没心没肺的拉着周复礼的衣角,啃着手上的小黄瓜,眼睛眨巴眨巴的。

“无论如何不能只让天下人听到大齐栽赃嫁祸的声音。”

周复礼也点了点头,这是最根本的。

要是他们大晋不反驳的话,假的也会被大齐说成真的。

周复礼提出了一个“大晋周刊”的概念,来为他们洗清冤屈。

虽然叫大晋周刊,但发行的对象却不仅仅限于大晋,肯定也得更多的往其他临国送。

首先弄明白这东西的是司马煜他们,因为其实和传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连箫争都听得头头是道。

至于具体怎么对抗大齐接下来的行动,还有些一筹莫展。

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各自解释,让天下人心中生出怀疑的种子。

但真让别人相信,恐怕就不容易了,因为消失的是大齐皇帝啊,人家大齐才是受害者,人免不了会同情受害者。

况且,箫争真的就在大晋,别人一问,大齐的皇帝为什么在大晋,这让他们怎么解释?

总不可能说大齐人要害他们的皇帝,他们大晋好心,救了大齐的皇帝。

这么离奇的事情,估计连那些传奇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虽然想到了用大晋周刊来对付流言中伤,但怎么写,写得让天下人信服,还得仔细思量。

宴会是在一种愁眉苦脸的情绪下结束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大齐接下来会做出什么行动。

箫争直接被安排在了皇宫中,他现在年龄还小,也没有什么忌讳。

司马煜给他安排了一座单独的宫殿,派了些谨慎的人照顾,还派了些禁卫保护。

周复礼就忙着弄他的大晋周刊了。

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有很多疑难需要解决。

大晋周刊不像传单,用一套固定的雕版印刷就行,他的周刊会每隔一段时间办一次,那么他每一刊的字是不同的,印刷的难度加大了。

还有就是,传单是一锤子买卖,印刷完了就结束了,周刊是持续性的,需要消耗的纸张也是持续的。

也就是说大晋的纸张消耗会大大增加。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用最简单的传单?

那是因为大齐接下来会做的事情瞬息万变,谁也不能用同一套说辞来应对,用周刊来应付的话就要灵活得多,无论大齐怎么栽赃嫁祸,他们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甚至抓住时机主动出击也不是没有可能。

司马煜经常带着箫争来找周复礼,箫争也特别喜欢待在周复礼身边,看什么都稀奇到不行,什么都想学一学。

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学生,就是学得杂乱无章了些。

时间就这么过去,朝廷上也有些忧心忡忡。

而且,还没有等到大齐人来对付他们大晋,震惊天下的事情已经开始卷席天下。

周复礼他们在大齐做的事情如同辐射一样传遍天下。

大齐之乱让人胆战心惊。

如果好好的一个大齐居然被几个人搅得天翻地覆只是让人胆战心惊的话,那么均地制的消息传遍天下的时候,那就是石破天惊。

无论是大魏,大辽,还是大晋,在天下百姓之中,卷起了惊涛骇浪。

“这天下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制度。“

“但他真的有实现的一天吗?“

哪怕是大晋的首都洛阳都轰轰烈烈的讨论了起来。

而各国的贵族,如同被掐住了脖子一样。

原本的世界和平吗?不,经常听到各国征战的消息,但比起均地制在天下百姓中掀起的浪涛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不小心,就是举世之乱。

无论是周复礼,还是赵玄樱他们其他几个为了回到大晋不择手段的人,恐怕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因为大齐出乎意料的没有封锁均地制的消息。

周复礼一想,大概明白了大齐人的想法,现在均地制已经在大齐散播开了,大齐贵族估计也做出了判断,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无法阻止均地制在百姓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