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亲赴调研(第2/3页)

“一汽是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在卡车领域有悠久历史,跟他们合作对春兰汽车未来发展更合适,也符合职工们的心理预期。

看看能否找到我们双方都愿意接受的方案,卖给一汽对各方面都交代得过去。”

……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春兰方面还是倾向跟一汽合作,不过要求对方大幅度提高现金补偿程度。在保留小部分股权条件下,一汽至少拿出2亿资金补偿给春兰集团。

对一直坚持5亿开价的春兰来说,2亿的数字已经是他们最大程度的让步了。

一旦并购后,在春兰汽车基地生产何种车型,其实竺天峰还没有确定。不过能在长三角插下一根钉子,还能阻止中华集团踏入,他认为自己的战略考量没有问题。

“可以答应他们的条件,欢迎他们加入一汽的大家庭。”

知晓春兰的要求后,竺天峰拍板对手下指示道。

自春兰汽车宣布跟一汽开启合作后,韩皓就明白这场争夺没有中华集团的事情。

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无法借助外力,那么就只能从内部挖掘潜力。

中华集团现在旗下拥有陕汽和红岩两大重卡生产企业,产业整合工作还没有真正落实,两家企业基本还是独立各自运营。韩皓只是派出了财务人员进驻,先管好账本再谈整合工作。

趁自己有空,他准备出差一趟,亲自到这两家收购而来的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理想状况是一家专攻重卡,另一家企业则在中卡领域发展,如此错开竞争。

在陕汽,韩皓见到了该工厂的大小管理人员,在他们陪同下参观了重卡的生产车间,以及垄断国内重卡变速器的法士特齿轮厂和颇有口碑深受客户欢迎的汉德车桥厂。

陕汽的经营情况比韩皓想象中要好,这一块确实是优质的重卡资产。

“刚才我听到你们说,以前跟康明斯接触过,准备合资搞发动机厂,后来因为企业变动而终止。这确实是一大可行的举措,我们现在有了变速器、底盘车桥,就差发动机了。

可以跟康明斯恢复接触,只要他们愿意带来最新的技术,我们就跟他们合资。康明斯作为柴油机的世界巨头,我们大可向他们借力发展。”

大老板亲临现场,给私人打工和跟国企干活是不同的概念,惹得韩皓不高兴可能会立马下岗,因此陕汽方面上下做足了准备工作。

韩皓听取陕汽人员的汇报后,知晓了康明斯曾有意合作,授意他们重新开启这个项目。

“陕汽在重卡核心技术上有积累,这很符合我们中华集团自主研发的惯例。今后在集团分工中,陕汽将肩负更加重要的职责,尤其在重卡领域要打出王牌。

今后人们谈起重卡,希望第一个想到的念头就是来自陕汽生产的中华重卡……”

来到陕汽,韩皓还给工人们带来一个好消息,就是一线工人的薪酬将会提高20%。地处西北内陆,这里工人的薪酬要比沿海地区低上许多,加薪是最能收买人心的举措。

因此,韩皓所到之处得到了工人们的热烈欢迎,让他对陕汽之行很满意。

在座谈会上,韩皓侃侃而谈,把自己对卡车市场的认识和定位都简单说了一遍,自然也带出了重卡和中卡分开生产的话题。

随后,他前往渝州,准备参观视察红岩汽车厂。

跟陕汽相比,红岩汽车更像一个组装厂,他们生产的重卡核心零部件都要对外采购。

但他们也有拿得出手的项目,就是旗下綦江齿轮引进采埃孚的变速器产品,在国内中大客车变速车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

本以为在红岩也能重现在陕汽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韩皓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困在了里面,甚至一度惊动了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