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蜂拥争抢(第2/3页)

陕汽和红岩这样的老牌重卡厂家,还被福田这样的后起之秀超过,实在是有失老牌厂家颜面。

窘迫的处境,让地方政府急于寻找突破。要不然德隆系也不会趁国企改革时,以美好前景宣传,从地方政府手中以低价拿到了陕汽和红岩的控股权,捡到了香饽饽。

“拿下湘火炬可以跟我们的华夏亚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属于强强联合之举。

陕汽旗下的法士特齿轮厂是国内重型货车变速器的主要供货商,跟美国伊顿公司合作引进技术,从技术角度看将来给大客车变速器供货也不是问题。而渝州红岩旗下的綦江齿轮则是国内中大客车变速器的主流供应商,引进采埃孚技术打造的产品,号称中国客车变速器第一品牌。

另外隶属陕汽集团的汉德车桥,经过对斯太尔技术的吸收,已经成为全国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的主流供货商。许多客户购车时就指定要汉德生产的车桥,他们刚完成引进MAN品牌车桥技术的引进。

一旦掌握了湘火炬,我们就可以掌握商用车变速器、底盘中主要部件车桥的核心技术。可以说,再把柴油发动机做起来,我们就能够一下子完成整条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掌控!”

阅读着公司战略部门递交的分析报告,上面对收购湘火炬持强烈推荐态度,韩皓心中对此大概有数。拿下湘火炬对中华集团来说,属于非常重要的战略步骤。一旦完成,中华集团就会真正成为跟一汽、二汽相提并论的“中汽”。

“中汽”这个词现在已经见诸媒体,许多记者在中华集团日益发展壮大前提条件下,干脆就以“中汽”称呼。

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

万向集团老总鲁冠丘在收购湘火炬方面其实介入时机更早,在德隆系岌岌可危之时,他就私下联络过唐千里,询问对湘火炬的收购价。在计算了负债之后,万向报价6.4亿元收购。

作为德隆系最优越的资产之一,最算一路跌停后停牌,湘火炬市值还是超过40亿。现在万向集团想以6.4亿接手,算盘打得非常精明。唐千里心里价位至少在8亿,双方有一定差距。

没想到谈判没完成,德隆就被华融接管,这次股权转让就中止了。

优质的资产,谁都看得到。

当托管方华融把湘火炬摆上货架,标明价高者得时,鲁冠丘很是后悔。

因为不单潍柴动力前来,就连中华集团也来了。

现在这样的竞标,有了财大气粗的韩皓加入,价格想少于8亿基本是不可能。

早知道就一口价答应唐千里的8亿开价,万向把湘火炬落袋为安,吞到肚子里实现自己的整车梦。

鲁冠丘有着浙海人的精明,多年商海浮沉就靠着自己小心翼翼避开了许多漩涡,从不打头脑发热之战。能用一分钱买到的东西,绝不会多花上一厘。随着年纪增大,他也愈发保守,虽然一直想进入整车领域,但总希望能在最低点抄底进入。

精明过头就会保守,从而丧失好不容易得来的好机会。要是他胆子大一些,当初没有报出超低价,说不准急着救火的唐千里已经把湘火炬拱手相让了。

拥有柴油发动机的企业,一旦控制了湘火炬,就完成了重型车的核心产业链布局。

因此,在中华集团之后,上汽紧接着杀入,他们的商用车之梦可不会轻易放弃。

很快,重卡领导者一汽、东风也加入进来,作为一种战略性防守策略,拿下湘火炬不但打通产业链,还能扼杀新对手的进入,消除未来竞争者。

就连客车老大宇通汽车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报名加入战团。客车和重卡几乎相差一张白纸,一捅破就能跨界生产,宇通生产重卡的话也算是合理扩张。

“又是中华集团,他们怎么这样阴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