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牵手罗孚(第2/3页)

作为对罗孚75平台如数家珍的米尔伯格来说,这款车实际上性能非常不错,只不过在英国无法展现太多价值便被边缘化了。如果稍微改进下,进入中国市场说不定会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韩皓想要的是罗孚的技术,而不是罗孚的产品,罗孚品牌的汽车只在英国本土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全球来看并不属于主流车型品牌。问及许多中国人,就算是多年老司机,可能都不会听过罗孚这个名字,甚至还不如拉达出名。

“跟新罗孚合作与否,跟和你们宝马合作有无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和新罗孚谈不到一块,是不是宝马也会将此作为合作决定因素?”

跟罗孚合资生产,相对来说有一定市场机会,毕竟中国的汽车市场现在整体落后于国际主流水平。也就是从去年开始,通用、本田和奥迪开始投放国际接轨的产品,中国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然就继续是80年代的老三样产品用到跨越新世纪,中国消费者要看到国际最新的轿车型号只能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途径来解馋。

韩皓必须确认这一点,宝马到底和罗孚是否还绑在一起,如此他才能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我们宝马和罗孚已经友好分手,现在属于完全互相独立的品牌,宝马的决定罗孚无法干涉,我们只是从道义上顺便推荐一下。毕竟我们认为相比中国自有轿车品牌,罗孚汽车还是具有技术领先性。我同意你之前说的合资公司第一的指导思想,宝马将以合资公司利益为行动纲领。”

宝马总裁米尔伯格赶紧解释道,罗孚已经是昨日黄花,跟宝马不再有关联,现在他的首要任务还是确保宝马第一。

得到这样的答复,韩皓松了一口气,罗孚这个烫手山芋,要是和宝马绑定在一起,那自己到时接不接都是两难选择。

如果当时宝马愿意10英镑把新罗孚送给自己,并贴上4.27亿英镑嫁妆,那韩皓估计会很乐意笑纳下来。当然这绝对不可能被英国人接受,破落户再破落,也不能随便委身嫁给一个来自东方的穷小子。

不过,罗孚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韩皓愿意和新罗孚方面接触一二,看看能不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东西。

在中华集团的考察基本令人满意,现在中华轿车的生产线只要经过改造就能生产宝马3系、5系的豪华轿车,年产量达到3万辆符合宝马的预期目标。

离开浙海,来到华晨集团,宝马代表团们感受到另一番景象。

金仰勇得知宝马先去了虎山,就知道天平对自己不利,近段时间中华集团确实发展得非常迅速。他必须利用这一次机会,尽量展示华晨的优势,把不利局面扭转过来。

不过华晨也拥有自己的优势,就是除了具有民营企业灵活经营的机制外,本身还属于地方重点扶持国企。在中国,就连丰田都知道要寻找内地最强大的合作伙伴合资才能有灿烂的未来,因为许多政策性的因素需要中方出面搞定。现在,华晨集团不但有宝马青睐的民营机制,还拥有不显山露水的政府背景支持。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华晨所在的沈京市,气候条件和德国本土类似,在重工业配套基础上比中华集团要有优势。金杯客车多年生产,也在当地培育了相对完备的供应商体系。

而且,金仰勇还是搞关系的好手,集团管理层一水的宝马座驾,可比中华集团要让人亲近多了。在生产线上,一样可以改造后共线市场宝马轿车。

“只要宝马答应和我们合资,在股权上我们可以适当让步,就算你们控股也可以!”

中国政府规定了合资公司中外双方最低50:50的控股比,但这是老皇历了,金仰勇认为加入WTO后中国肯定会修改汽车工业政策,不会再强制规定合资公司控股比例。当然,这也是他谈判的策略之一,故意示弱引诱宝马入套,反正将来中国政府不允许外方控股,那就只好继续50比例合资了。宝马如果选择和华晨合资,将来难道还会因为这个反悔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