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现身采访(第3/4页)

韩皓说出这样的话是有感而发,算是他的个人管理心得,善待工人就是善待自己。

下午,韩皓要抽时间会见供应商、银行乃至地方政府的相关人员,每一次会面都有时间限制,因为后面一直有人排队。

“戴厂长,这些年你跟着我们华夏厂挣了不少钱,可不能有小富即安心理啊!将来加入WTO后,我们不单面对国内同行,还得直接和全世界对手直接竞争。现在你不加快投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将来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掉。我跟你,个人交情是个人,但在采购上如果达不到我们工厂的技术标准和成本要求,我们会选择另外的供应商。公私分明,是我做人的原则,如果大家都要通融那我们华夏厂就没法干了。”

主机厂就是有自己的底气,如果你不愿意升级技术不愿意投入资金和华夏厂共同成长,那么只有换人顶替。同样的零部件,每年华夏厂都会给出新的技术标准和成本价,要求供应商配合提高标准并降价。

“吕主任,很感谢贵市邀请我们前去投资,坦率而言,我们潜在有这个意向。但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华夏工业暂时考虑在浙海省内发展,将来进军全国的话你们市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保持接触,将来时机合适的话我会亲自前往贵地考察一二。”

华夏工业现在出名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人员找上门。像今天是一位地级市的招商主任请求会面,韩皓已经躲了他好几次,但人家就是不气馁守在虎山,无奈下其只好抽空安排人见上一面。

马不停蹄地见上一波波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已经是经过筛选过的会面,就连在一侧旁观的记者们都感觉疲惫,而韩皓只能喝了两口水后继续应付后来的人。

“风光的背后是数不尽的努力,看到韩皓这样的工作状态,我终于知道为何他能成功了。”

一位随拍的记者感叹道,韩皓的生活状态出乎他的意料。

晚饭简单对付,韩皓又回到会议室加班,听取Q1上市发布会的具体安排。

发布会的地点,一直没有确定,从西子湖畔、黄浦东方明珠,再到长城脚下,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最后,还是人民大会堂的方案吸引了韩皓。作为中国重大会议的举办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能有选择对外开放,选择人民大会堂作为发布会现场,有蹭国家公信力的嫌疑。毕竟许多人都知晓人民大会堂的地位,但并不知道有钱有关系也是可以进入宴会厅举办活动,尤其在1998年信息相对不发达的年代。

初步定于1999年元旦,届时将会把征集选定的Q1姓名一起公布,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举办新车上市仪式。

弄完这个议题,韩皓又单独回到办公室,继续审批文件。一直到晚上22点,在秘书提醒下他才放下手中的工作,结束一天的行程。

一路跟拍的记者数量在不断减少,喜欢八卦新闻的媒体记者首先撤退,基本都是工作狂的画面他们拍了一会后就离开,剩余的记者们跟在韩皓身后一路狂奔,最终只剩下几位中央媒体的记者坚持到了最后。

其中就有《东方时空》的记者,他们从华夏厂刚兴起时就开始跟随,每年都会定期记录华夏厂的成长轨迹。据他们的编导说,要把华夏厂作为纪录片的长期跟踪对象,坚持20年再回头看也算是见证了历史。

次日,应记者要求,韩皓带领他们回到了父母家里看看。韩家依旧保持着原有状态,虽然韩皓成为了亿万富翁,但平常的生活依旧继续。

看到小狗三一和韩皓在一起打闹,记者们才从这个工作狂身上看到一丝生活的气息。

韩永福和王桂芬虽然穿着新衣裳,但淳朴的气质依旧迎面扑来。

“感谢政府、感谢国家给了我们崭新的生活,现在生活过得好了,我们要努力回报社会,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