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7页)

皇帝突然现身河西,杨洪此前根本半点准备也无。

他现如今是河西都尉,皇帝既到,前几日,自是放下一切事情伴驾巡边。巡视毕,这两日又引皇帝到了此处。本以为看过也就走了,不料御驾竟就停驻了下来。皇帝亦不说留在此处到底要做什么,他更没那个胆子去问。方才忽见关口外来了一队人马,那带头之人,他认了出来,便是之前奉朝廷之命送宝勒王归国的广平侯韩荣昌。不但如此,皇帝竟出关亲自问话,忽然大怒,又拔剑伤人。

他完全不知出了何事。正暗自费解,忽见京都送来了如此紧急的信报,不敢有片刻耽误,急忙接了,快步走过去禀了一声,双手奉上。

李承煜皱了皱眉,接过,破开火漆取出奏报,尚未看完,脸色便就骤然大变,冷汗瞬间湿透后背衣裳。

这奏报传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

京都出了大事。

就在他离开京都之后不久,前南司将军沈旸,竟出现在了东都。那东都令是他的人,领兵开城门迎接。他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东都。

这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和沈旸一道入东都的,还有一个人。

那个人便是自己此前一直在暗查的楚王孙。

沈旸立那小儿为帝,发布檄文,声讨自己弑父杀君,随即领兵发往京都。

他的姑母长公主李丽华呼应,几乎是在同时,勾结了一群平日隐藏极深的大臣发动变乱。乱军于深夜同时攻打南司和皇宫两处。目的便是杀死崔铉,占领皇宫。

皇宫一度被占领,乱军当场杀了上官太后和宁寿公主。

唯一之大幸,是变乱最后事败了。

崔铉领兵平定叛乱。李丽华带着残余势力,仓皇逃窜出京。

京都中的大臣,以郭朗为首,泣叩皇帝,速速归京,以安定人心,平定叛乱。

李承煜双目圆睁,手微微颤抖,向天大吼一声,转身丢下杨洪和韩荣昌等人,厉声呼陈祖德,命连夜立刻归京。

杨洪和韩荣昌皆是吃惊。

尤其韩荣昌,那心更是忽上忽下,人也有点稀里糊涂。

事情还要从今早说起。

今早他派人将王妃写给秦王的信送上路,接着,带着改成男装扮作自己随从的王妃,继续踏上入关之路。不想上路还没片刻功夫,路上便遇一少年,十七八岁的样子,人黑瘦如猴,但目光机警,看着十分干练。

那少年自称费万,和王妃认识,说已在此处等了好几日了。

更叫韩荣昌惊讶的是,他是南司将军崔铉派来的。

少年当时打量了一眼自己,又看了眼改装的王妃,方见礼,开口说,皇帝出京,此刻人就在玉门关口。出京之前,命崔铉留守京都,但崔铉似是知晓皇帝指使自己绑王妃一事,竟私下瞒着皇帝,派这少年悄悄来此等候递送消息。

在韩荣昌的眼里,姓崔的是皇帝的心腹鹰爪。

昨夜王妃说她和他有旧,写信请他帮自己的忙,韩荣昌觉着有些意外。对他是否真的会应王妃之请出手帮忙,老实说,信心也不是很大。

而此刻,他彻底地相信了。

只要自己递上王妃的信,那姓崔的定会帮忙。

倘若不是亲眼所见,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竟胆大包天,欺君至此地步。

震惊过后,韩荣昌立刻阻止王妃入关,说自己到时能够应付,让王妃放心,绝不至于有性命之忧。

那少年建议王妃掉头立刻回去。而这时,韩荣昌才知道了另一件事。

王妃说她可能有了身孕,是路上察觉的,此刻回去,路途太过遥远,有些不便。她原本的计划是入关后悄悄至上郡她义父姜毅那里先躲一段时日,既等崔铉那边的消息,亦是略作休息。如今情况既有变,无法入关,那便改道去柔远先避一避,等皇帝走了,再另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