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长安乱象(1)(第2/3页)

若是皇帝招他进宫,这些借口当然不管用,他也不能抗旨,但只是皇后的懿旨,并且出自一个不被大多数皇族、勋贵与官员待见甚至厌恶的淫妇,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奉诏。韦后虽然愤怒,在宫中摔碎了无数器具,却也无可奈何。

那个妖异美男青筮却并不生气,反而屡次安慰韦后,手段百出,将她哄得眉开眼笑,通体舒泰,对他更是言听计从,将其他养在宫中的男宠都忘在脑后。

他的一举一动都有杜漓盯着,有什么异常都会及时通报,因此高仙鹰对他忽然不再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的举动并没有多想。这天午时之前,他带上礼物,就与父亲去了永平王府。

永平王李成器今年虚岁二十七,算不得整寿,却把自己的生辰宴办得很热闹。他清隽温和,雅擅音律,既能理政又能审时度势并顺势而为,是个非常聪明的人,酷肖其父李旦,所以才能荣华一生,并得到善终。

高仙芝父子被迎进府中后,李成器和李隆基都在陪着重要的客人,无暇分身,衡阳王李成义在殿前迎候他们。

高仙芝父子连忙对他行礼,“衡阳王殿下。”

“高公,高大郎。”李成义笑着抬手还礼,“二位勿需多礼。”

他们并没进入正殿,而是被一位管事带到左路花园中的大戏台。那儿已坐了不少客人,桌上有茶水点心,戏台上正唱着戏。

汉朝那位穿越来的齐国夫人是个很有道德底线的人,从不盗用后世的著名诗词歌赋戏文唱段往自己脸上贴金。对于戏曲艺术,她只是高屋建瓴,努力改变上流社会的固有观念,推动戏曲的发展,增强表演者的个人素养,提升戏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由此引来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渐渐已经有了现代戏剧的雏形。

台上唱的是秦腔名剧《忠义千秋》,演的都是大唐开国名将的事迹。一个个忠义人次第上场,唱做念打俱佳,高亢的声调响遏行云,让人听着热血沸腾。下面的看客轰然叫好,拍桌子跺脚,煞是热闹。

这时的贵族宴会,都会将文武大致分开。武将聚在这里看打戏,痛快淋漓。文官那里自有美貌女伎或是清俊琴师弹唱歌舞,诗词唱和,甚是风雅。

高仙芝与儿子进去后,颇看到几个性情相投的熟人,譬如刚刚到达长安的北庭、安北、安东、安南、单于这五个都护府的重要将领。安西都护府要收拾安禄山叛乱之后留下的烂摊子,没有遣人赴长安,就由他们父子代表了。

虽然六大都护府分布得天南地北,相距甚远,但性质都差不多,彼此也常常互通音讯,此时在长安见到,自然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

另外还有名将郭子仪、哥舒翰、仆固怀恩等人,之前才与高氏父子并肩作战过,这时更是亲热,立刻坐到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主要是讨论安禄山的去向。如今他们虽然将叛军势力彻底清剿了,却仍未抓到安禄山,也没听到他的死讯,竟是去向成谜。

仆固怀恩是铁勒人,属于仆固部,骁勇果敢,屡立战功,现任朔方左武锋使。他与高仙鹰的年纪差不多,生得高大魁梧,威武粗豪,与高仙鹰很对脾气。听着三位前辈商讨安禄山的去向,他凑到高仙鹰身边,低声说:“我听闻了一些从回纥辗转传过来的消息,似是安禄山那厮逃往禁域雪原了。有牧民在远远仿佛看到一行人进入迷谷,再没见他们出来。按他描述的那些人的衣着相貌,似乎便是安禄山及其心腹部曲。”

“禁域雪原?”高仙鹰微微皱眉,“到了那地方,只怕便不好追了。”

“是啊,那是死地,有进无出的。”仆固怀恩的神色中也隐含忌惮,“凡人都是进去了便出不来,能从那里出来的不是神人便是妖孽。听说,咱们长安的皇宫里便有那么一位。”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压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