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第2/3页)

浴室那边已经烧好了热水,宫人一直在添柴续热,续热,续热。

寝殿里终于传来戚慎的命令声:“抬热水。”

他亲自帮她擦拭。

殿门敞开,宫人有序换水入内,云卷窜到屏风下,咬了咬地面的龙袍。

挽绿忙要呵斥,但碍着这是主子最喜欢的爱宠,便只得作罢。

景辛透过帐帘瞧去,连云卷都嫌弃地扔了那龙袍,爪爪赶紧擦鼻子,她看得想笑。

“看来爱妃仍有力气。”

这笑连忙敛下,对上他眼睛,她不自觉就烫了双颊。

她的身份似乎无法拒绝这个男人,但他这次竟没有强迫她,虽然如上次一样,他却控制了许多。

也不是没有感觉,从前只会在书里体验这种晋江都不会过审的尺度,她让自己理智些,告诉自己这是亲密接触不可避免的脸红心跳,不是心动。

“臣妾要去散步。”她一直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怕自己怀孕发胖。

戚慎长臂穿过她腋下,抱起她说:“寡人陪你。”

两人行走在王宫的甬道与花园中,宁静月色下,戚慎一直垂眸在看什么东西。

景辛:“王上,您在瞧什么?”

“你的手。”

她的手又犯了什么罪?

“牵着寡人。”

景辛:“……”

“恐有碎石踩滑,寡人忧及子嗣。”

哦哦哦。

她赶紧将手塞进他宽大掌心里。

两个人都很一本正经,被月光拉长了影子,走累了她便慢下脚步,他也跟着放慢了许多。

*

这场召集天下文人聚集的诗会已被朝廷纳为文诏制,温伯元谏言或可将首席才子列入九师,重振文才风气。

本以为戚慎会拒绝,但他出奇地答应了。

答应得漫不经心,又让一些感到危机来临的武官没有反对的余地。

文诏制有五个环节,前三个都已在温伯元与文官们的主持下筛选出最具才气的文人。眼见最后选举临近,景辛将沈淑英诏入了王宫。

沈淑英也参与了文诏制,已被温伯元列为重点关注名单。

景辛在荣景园的茶寮里接见沈淑英。

沈淑英再次见她,对她不如第一次亲近,已保持了尊卑礼节的恭敬。景辛与她聊了几句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宫想让赋春居士任九师之一。”

沈淑英诧异好久才反应过来:“这是为朝廷选文官?”

“是,此改革尚未公布,你应该是第一个知道的。”

“娘娘为何选中民妇?”

景辛微笑:“你有才华,本宫喜欢你作的诗,大梁许多女子也喜欢你的诗。”她说,“你应该知道本宫破开文人被冰冻两朝的局面有多不易。”

沈淑英沉默许久,忽然从椅子上起身跪下:“民妇恐要辜负娘娘一番美意了,民妇以为这只是评金银。”她自嘲地一笑,说自己虽有才华,但更喜爱银钱。

景辛沉默下来,没有叫她起身,看出这不过只是人家拒绝的台词罢了。

她问:“难道你与朝廷有仇么?”

沈淑英肩膀一颤,用沉默作答。

在诏沈淑英入宫之前,景辛查过沈淑英的家世背景。

她是郴州县师的女儿,但不是亲生女儿,只是义女,而且还是十几岁才被收养的义女。按照沈淑英被收养的时间线,她恰好查到是沈清月的父亲沈折舟被灭族的那一年,除了沈清月一家,还有几条旁支都被牵扯进来。

“你是兴定十三年被灭族的沈氏的后代,对么?”

沈淑英承认了,好像不怕死,也似乎像信任她,不担心被出卖。

景辛起身搀扶她:“起来吧,我会尽力帮沈氏一族翻案。”

沈淑英愕然抬起头:“娘娘?”

景辛笑了下,但也知道翻案不会像文诏制这样容易。

她这才端详沈淑英的眉眼,发现跟沈清月还真的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原书里没有沈淑英这号人物,沈清月一直觉得自己在这世上没有亲人,秦无恒就是她唯一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