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表面完美(第5/5页)

之所以想到了云赛道,是因为小康如果把区块云这一条线单独拎出来成立公司,作为SaaS服务提供给小康母公司的话,其实也是可以上市的。

因此值得和已上市或者拟上市的企业比一比。不过楚垣夕翻了翻财报,又感到一阵爽然若失,前者是个年利润两千万的企业,后者还在亏损,看营收一年才3个亿,比什么劲呢……

这不是自大,而是,小康的整套运营逻辑决定了要么偷偷的溜上云端,成为DAU上亿的国民级企业,要么折戟沉沙死于现金流无法实现正循环,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后者没必要比,前者也没必要比。

实际上本次小康创业的过程,只看云,肯定远远好于原世界中,因为原世界里虽然对区块链投入了研发和测试,但数据始终都没有正式上链。不是不能上,而是没来得及上。

而且原世界中的小康,根本就没有部署自己的数据中心,因为没必要。原世界中到2018年还没有上5G,处于4G的尾声,而且技术上还不是走区块链的,因此收集用户闲置算力这件事情并不高效,用来活跃用户使用小康线上内容的效果居多。

这种状态别说赚钱,能做到盈亏平衡就不错了,给用户单位算力折合的价钱太少就没动力,还得补贴一些资金进去才行。要不然原世界的小康为什么对资金极度饥渴呢?有充沛的现金流才能等到5G上马,才能完善技术提高效率。

其实现在也没有完全起效,真正起效的是5G大行其道之后,大量的企业需要上云,对云资源的需求暴增,那个时候小康收集算力然后倒卖给需求方才高效,现在只能自用为主。

因此原世界的小康更像一个正常的企业级云用户,而不是云玩家,需要做的是和其它云用户一样向云服务提供商购买资源,而不是自己造轮子。

需要用到什么服务的时候全都自己造轮子是非常笨的,造不如买在商业本身而言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前提是找到好的卖家,买对买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