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其实他们这些下属还要早十天知道消息,很多孩子都已经准备了十天了,这也是‘自己人’的内部优待。

不过最幸运的大概还是那些奴隶家庭的孩子,殿下承诺,考上之后读出来,直接转为平民。这世界上像神子殿下这样会给奴隶解除身份的人很少很少,很多人干了一辈子活,死后连个葬身之地都没有。

当然,他们也很幸运,顺利从战场活下来,遇到神子殿下,成了平民,有了房子和土地,娶了妻子,以后的儿女可以像他们一样继续为殿下工作。

初春的库里,刚刚从冬天转过来,大家还是裹着厚实的衣服,樱桃树大道也是静悄悄的。但是神子殿下一个雷砸下来,库里就苏醒了。

贵族或者有资产的人听一听也就过了。教人成为工匠的学校?他们家的孩子生来就是享福的,怎么会去做什么工匠?

但是对平民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阶梯,一个希望,是生活对他们偷偷打开的门缝。

这个门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关了,大家都想要争取这个机会。

库里的樱桃树大道忽然就多了很多来练习跑步的孩子,他们跑得脸都发白了,还是咬着牙往前冲刺。还有一些对自己身份没什么信心的孩子,他们围着几个书记官,听他们讲解这些法律,没有纸和笔,只能用大脑努力记下。

他们的父母比他们还要紧张,全程陪同。

时间仿佛倒退回到几年前,神子殿下招聘纺织女工那会儿,她们也是这样悬梁刺股拼命冲刺。

云泽拢着袖子站在不远处,三十日后,库里必要多出许多伤心人。

有限的资源只能供给最优秀的一批,命运就是如此残酷,稍微差一点就会被淘汰。时代给的容错率太低,明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明什么样的考试都会漏掉一批偏才的学生,但还是不得不通过这种残酷的选拔划定界限。

他叹了口气,他是见不得那种场面,看到就心酸,恨不得把他们全收进来。

这和现代不一样,现代孩子机会多,云泽这样爹不亲娘不爱的还有九年制义务教学,之后也有很多选择,只要他努力,甚至能拿奖学金赚钱。现代的孩子,这个学校考不上,可以考其他学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但是这里,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

云泽招收了这一批,下一批得是三年后。三年,年纪小一点的孩子等得起,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就等不起了。

这么揪心,还是得去做,云泽自己没事找事?

倒也不是,他就是觉得阶级固化有点可怕,想要暗搓搓伸出一只触角撩一下。学校和考试录取这种模式一旦开始,有了先例,至少能给后来人做一个榜样。

对外,云泽是说教授匠人工艺,但这个学校也是要求学习文字和基本算术的。出来之后,做别的可能有些困难,但是能做个书记官。从民,到吏,一个阶级跨越。

学校和考试相结合的好处那么多,云泽恨不得一夜之间学校就遍地开花。然而即便富有如他,也只能供得起一个学校。

不算不知道,这类半慈善性质的学校简直是吞金巨兽。

不算已经投入的支出,如房子改建,家具置办等。就说每个孩子每天一顿营养美味足够饱腹的中餐,每个孩子的一套学习工具,纸、笔、墨,还有各类做活的工具……全都是钱。因为这些基本都是消耗性的,用坏了就得买新的。

还有聘请老师的费用,请这些老师都要发工资和福利的。

而且学校里又不是只有老师,还有别的,比如宿舍管理员、厨房阿姨、保安等人,这也是要发工资的。

最重要的是,云泽名下只有一个学校吗?不是啊,他还有两个福利性质的幼儿园,解决纺织部女工和酱油坊女工的带娃难问题。他在纺织部和酱油坊的分红,就有许多投入到这个福利性的幼儿园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