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搅浑水(第2/2页)

“若为太子伴读,他们四人品性才学都足够,端看陛下觉得谁人合适。”

明宣帝听着葛彰的点评,皱眉想了想后,扭头看着太子。

“太子,你觉得呢?”

太子宇文煦刚年满十五,却因早早便被立了储君,自幼受的是帝王教导,而元后早亡,太子虽然名义上由继后抚养,却一直是在明宣帝膝下长大,所以看着格外的稳重。

他容貌还带着些少年人的稚嫩,眼神温润平和。

听到明宣帝问他,太子微微一笑:“儿臣身边其实并不缺人,有太傅教导,又有父皇指正,没多大必要寻个伴读。”

明宣帝闻言不赞同:

“你已年满十五,早晚要学着朝政之事,这时替你挑选的伴读,便是你将来入朝之后身边最为可信之人。”

“多年陪伴之情不仅能让你熟知他们脾性,更能让你们君臣之谊更加深厚,等到将来朕传位给你之后,这些人便是你左膀右臂,怎是没必要的事情?”

“朕瞧着这几个都还不错,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可看中了谁人?”

太子见明宣帝已经打定了主意,想了想才温声说道:“儿臣觉得他们几人都好,只是曹公子是大皇兄的表弟,大皇兄颇有雄才,若有曹公子辅助,必能更好的替父皇办事。”

“至于季公子,他能言善道,对朝政之事见解独到不说,提起时事时更是一针见血。”

“如此人才,当留给父皇才是,跟着儿臣未免太过浪费他的才华。”

明宣帝闻言下意识的皱眉。

这天下是宇文家的,朝臣也都是天子之臣,太子身为储君,什么人不能用?

而且老大这段时间的确是有些不像话,前几日还和曹家闹出那般事情来,居然跟曹家一起算计谢渊的儿子,那曹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曹家身为大皇子的母族,要是曹黎真跟了太子,那指不定存着什么心思。

曹黎不能要。

至于季诏,看着出众,可是却太过锋芒毕露,言辞也太过犀利。

这人若是放在御史台,倒是个不错的苗子,可跟着太子却有些不大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