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谢青云没想到他考虑的这么多,不过不管是哪本,都没多大差别。

此时五经博士其中教《尚书》的蒋丞突然开了口,“我前些日子,刚巧寻见一样孤本,怕是你们都未曾见过,不如就拿那本。”

说着就回了自己桌子,从其中找出一本外表已经枯黄老旧的典籍出来。

宋司业接过翻了翻,孤本名为《博茶杂记》,的确是未曾见过,也与八股无关的书籍。

便将此递给谢青云,“给你一炷香的时间,将此书看完,再进行考教,可有问题?”

谢青云捏了捏书本的厚度,约摸二三十张的模样,倒也不多。

其实有图书馆在,连半炷香都用不着,只需翻开,图书馆便能直接复制过去,再进去图书馆快去翻看过,就能一字不差的刻印在脑中。

“只需半炷香。”谢青云本来就打算展露锋芒,更何况今日的事还要报到宣德帝面前。

有那两个绝世神童在前,谢青云也不怕自己表现太过妖孽,会被当成异类,反而会受到重用,何乐而不为。

张祭酒和宋司业,还有其他众人,闻言眼中都闪过惊异之色,若真是如此,那他们国子监真的招来了一个绝世之才。

立刻有人上来点了一炷香,谢青云以几秒的时间就扫完一面,总共四十二页,二十一张。

谢青云用眼睛全部扫描到图书馆里,随后将书本合上,盯着页面的《博茶杂记》不再有动作,也没有言语。

除了唐博士和李博士知道谢青云这点,其他人都是不明所以,蒋丞开口要问,被唐博士瞪了回去。

之后唐老又示意其他人别发出声音,此时一炷香才堪堪只烧了一小截。

谢青云全部心神沉浸在图书馆里,在图书馆将复制进来的《博茶杂记》,再看了一遍,花了七分钟不到。

再次睁开眼时,已经胸有成竹,便也不再耽搁时间,冲着厅里众位先生拱手,“学生已经全部记下。”

众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半炷香才燃了一半,而且这么多页,只花了这点功夫,真能背下,其他的也不用考教了,直接禀明圣上便可。

宋司业紧紧盯着谢青云的面目表情,“你不再看一遍?”

谢青云摇头,“一遍便能记下,此前说过的。”

“好。”宋司业从谢青云手上接过《博茶杂记》,随便从中间翻开。

“余甘氏谓何?”

谢青云立刻道,“一十九页,第三行,第八字,世称橄欖為余甘子﹐亦称茶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為余甘氏。”

解释一字不差,宋司业再看页数和字行,果真是十九页,三行,八字。

心中深深动容,又问,“不夜侯何谓?”

谢青云答,“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又道,“第三十三页,第十一行,第五字。”

接下来不管宋司业翻到哪里,问到哪里,谢青云皆是全部答上,连字行都不曾有一丝误差。

又接连问了七八题,谢青云都是立刻回答,没有一刻停留思考的时间,宋司业也早就从一开始的秉持怀疑,到后来的深深震惊。

其他人也都是不例外,这简直都可比得上孙、蒙二人,得出这个结论,不光是过目不忘,还有《周易》的那些解读,可见不是死记,而是记下的同时,也在解读它的意思。

放眼在座的每一位,包括已是大儒的张祭酒,都不敢说有这样的本事,简直是前所未有。

开国以来,国子监已有数十载,却都不曾碰到过如同谢青云这般妖孽的监生。

若是他们知晓早在一两年前,他们如今府里全都铺上的地炕,便是谢青云想出,并做了图纸,怕是会更添惊讶。

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宋司业合上手中的书本,眼中饱含数不清的情绪,有震惊,惊讶,惜才,还有的便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