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3页)

而松陵知晓谢青云情况的童生,有的是不想惹麻烦,有的是抱着某样的心思,而还有如同谢青知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竟然一致的保持了沉默。

无人出来替谢青云说话,谢青云本人也不见影,事情就这样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慢慢的发酵下去,引起了更多的不满。

不过这些谢青云都是不知晓的,他每日都把自己关在屋里,实则沉浸到图书馆里。

日子就这样悄然的过了,等到考试前的三天,谢青云才难得的出了门,因为他跟周清他们约好今日在最大的酒楼碰面。

府试的规矩和县试差不多,只是要多一名禀生作保,这个事先也都打听好了。

谢青云和周清他们汇合后,就去考场报名,因为每个县都会事先把长案的花名册递交给府城,所以报名只要核对上花名册上的人名特征,便是可以了。

周清他们都来的比较晚,而且四人也是结伴租了院子,根本不知道现在童生之中流传的谢青云消息。

报完名后,众人也不多聊,都回去养精蓄锐,准备应付接下来的府试。

府试总共有两场,正试和复试,和县试相同,通过正式的便能直接参加院试,而复试是定名次的。

谢青云既然来考了,自然也想有个好成绩,若是能拿到府试案首,那就最好不过。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有了之前县试的经验,早早就备好了考篮的东西。

卯时一刻便在考场外面集合,府试的主考官是由进士出身的监察御史,为学政。

还是如同县试一般,先由衙役点灯排队,然后再检查过后一一入场。

县案首的位置是提坐「堂号」,接近主考官的,监试加严。

所以那些早就想知晓松陵案首是何等人物的其他县案首都愣住了,那个只及他们胸口的高小娃娃竟然就是松陵县案首。

南宁案首也是一阵尴尬,想想这些日子在自己的授意下,那些流传愈来愈盛的流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谢青云不知道旁人的心思,府试比县试的难度提升了一大截,第一场考的事经义一篇,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为题,

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以八股文的形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表达出圣贤的思想境界。

便再有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姘文。

这次试题比较复杂,谢青云也做的慢着,同样的打好草稿才开始誊抄。

府试一天里可休息三次,而且饭时有人会送来饭食和清水,只是那都是冷的,谢青云并没有动,只一天的时间,忍忍也就过去了。

而且喝水就要如厕,去如厕虽有人专门引路,不过也时刻监视。

府试也是也点灯,黄昏时分基本考生都开始交卷,府试比较严格也比较松。

只要你写完试卷,拉一下桌子边的小铃铛,便会有专人过来收款糊名,再将考卷放在匣子内,以免被损坏,还有写的草纸也会被一并收走。

做完这些,考生便可以直接离开,也不必等足了十人才开始放排。

谢青云是他们这个考场最先交卷的,还引来了主考官学政的瞩目。

不过谢青云还是十分的坦然,收拾好自己的物件,便离开考场。

正考完了,只等名次,然后接着覆试。

出了考场,谢长贵早就在外面侯着了,谢青云回到家吃了一顿,便补眠起来。

那边到了天黑之时,所有考生不管做完的没做完的,都被强制离了场,封好卷子。

批改卷子的都由五百里开外的有名望学院山长,也以免作弊。

府衙内灯火通明了一夜,总共两千多份卷子,足足花了三日的功夫,才真正的改完,还要统计名次,放案的日子,便是考后的第五天。

府试的放案规矩和县试一般,都是以座位号放名义,等覆试之后才除弥封,报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