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第2/3页)

原是白日里贪凉,吃了满满一肚子的果子。那些果子都是放在井水里镇过的,过于寒凉,元柒吃坏了肚子,夜里又吐又泻,还发起了高热。静安师太半夜找来郎中给她瞧,开了方子吃了药,折腾到清晨才安稳一些。

如此状况,自然是无法进宫了。

彼时宫里的人就要来接静安师太她们入宫了,静安师太前来与梅幼清的娘亲商量,让梅幼清顶着元柒的名字入宫为太后祈福。

毕竟名册上已经写了元柒的名字,且特意向那位公公解释过元柒的存在,知道有这么一个十岁的孩子随她们入宫,如今若是不去,总归有些说不过去。

好在那位公公并未见过元柒的样貌。

“幼清这孩子也是贫尼看着长大的,这孩子悟性极高,在佛祖眼前养了五年,算得上是半个云照庵的人。玉夫人可否容贫尼带幼清去皇宫住三天,让她替元柒为太后诵经祈福,也算是帮贫尼一个大忙。”静安师太恳求道。

“师太客气了,能够进宫为太后祈福是幼清的福分,师太您带她过去就是。”玉夫人客气道,“师太放心过去,这几天我会多照料着元柒的。”

“麻烦玉夫人了。”

如此静安师太从玉夫人房中带走了梅幼清,去元柒房中换上了她的衣服。

元柒因为自己不能去皇宫,正在同自己生气,噘着嘴谁也不理。

梅幼清上前安慰了她一番:“你别难过,等我回来,我把在皇宫见到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那我们说好,”元柒伸出小拇指,要和她拉钩,“你做我的眼睛,替我去看一看皇宫。”

“好。”梅幼清认真地勾住了她的手指。

天色敞亮之后,宫里也来了人,接静安师太一行人去皇宫。

静安师太担心梅幼清第一次进宫会紧张,特意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可转眼瞧这孩子神色平静,眸中并无波澜,甚至比起其她几位弟子还要从容许多。

想来到底这孩子出身贵门,有一个做将军的父亲,气韵终归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加之这几年在佛门圣地的浸染,小小年纪身上便多了几份祥和之气,骨子里还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坚韧。

静安师太隐约觉得这孩子以后许是不得了的,不仅是因为这样的家世,这样的气度,更是因为这样的容貌。

梅幼清的眉眼像极了她的母亲,玉夫人无疑是个美人,五官之中眉眼最是漂亮,只是这些年总是萦绕着黯淡。而梅幼清才十岁,像禅院禅房前的文殊兰,尚未开花,已是十分耀眼,不晓得再长大几岁,会是怎样好的光景。

这般想了一些无关的俗事,静安师太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了,于是闭目养神,心中默默诵起经来。

马车悠悠行驶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抵达了皇宫。

先前那位传旨的公公引着她们径直去了皇后的正阳宫,拜见之后,皇后便命人将她们安排住进正阳宫西侧的次间。次间紧挨着一座佛堂,接下来三天梅幼清要和静安师太和师姐们一起在这里为太后诵经祈福。

午膳过后,皇后娘娘带着静安师太一人去了太后的延福宫,为太后开导心绪,梅幼清则和师姐们留在佛堂,准备为太后娘娘诵经。

佛堂中早就备好了蒲团,梅幼清跟着几位资历较浅的师姐去搬蒲团,分完之后发现还有一个师姐没有蒲团。

梅幼清瞧见佛像后面似乎有一个露出的蒲团,于是将自己的蒲团给了那个师姐,自己往佛像后面走去。

待走到后,却见那佛像后面不止一个蒲团,而是整齐的排列着,足有六七个。

只是让梅幼清惊讶的并不是蒲团的数量,而是那些蒲团上卧着一个少年,十二三岁的样子,正半撑着身子坐起来。他身上杏黄色的华服微微有些松散,发髻也歪了一些,眉下一双好看的眼睛此时满是防备和不悦,还有掩饰不住的被人吵醒的惺忪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