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4页)

她的手心很暖,一直熨进他的心。

这样的午后,这样的静谧,不需要做什么,就在这么手牵着手,心都宁静又安恬的。

两人沿着内金水桥前行,一路走到桥拱的最高处。这个地方,视野很高,回头可以清晰地看见刚才的广阳殿。

两人就停了下来,驻足远眺。

裴月明感觉萧迟在看着自己,她回头,果然对上他定定一双眼眸,笑道:“看我干嘛呢?”

不走了吗?

秘密基地还没发现呢。

她本来是真当成一次散心郊游的,不想萧迟定定看了她片刻,忽轻轻说:“阿芜。”

“我打算重开大庆宫。”

是大庆宫。

不是东苑。

他一句话出来,裴月明愣了愣,怔忪片刻,她忽侧头看他,“……你说什么?”

什么意思?

……

这大庆宫,并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宫苑。

就算不知前情,凭借它完全不逊色于皇宫的面积,以及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就能确定这一点。

本朝开国以后,太.祖下旨定都京城,接着开始修建皇宫,一东一西,两座宫城,两仪宫和大庆宫。

两仪宫,位于京城中央,就是现在用着的皇宫。

而大庆宫,位于两仪宫东北方,两者以一条一里长的夹道长街相连。

既是一体,又独立。

太.祖居两仪宫,殷皇后居大庆宫。

两者都是政治中心,太.祖和殷后携手共治天下。

说来,太.祖是传奇人物,殷后也是。

殷后出身河西殷氏,她与彼时还是落拓游侠的太.祖不打不相识,称其“真英雄也”,遂不顾家中劝阻,毅然下嫁。

婚后夫妻和美,太.祖也一朝得遇风云便化龙。

太.祖前方克敌,殷后就稳定后方确保后勤;太.祖声东,殷后就击西;太.祖陷入重围,殷后就率兵来援。

大晋江山是太.祖与殷后联手打下来的,殷后功不可没。开国以后,太.祖也没有忌惮猜疑什么的,夫妻始终鹣鲽情深。

很自然的,圈定帝都以后,太.祖便让兴建了两座宫城,既相连又独立,与殷后携手共治天下。

没错,大晋朝开始,是两宫制的,两仪宫和大庆宫都是政治权力的中心。

太.祖也没有其他的妃嫔和孩子,百年之后,他和殷后的长子继承了帝位,就是太宗。

只不过,这样两宫并存,两宫光辉灿烂的时光并没有能一直持续下去。

太宗时期,由于母亲潜移默化,他对皇后保有尊重,大庆宫还是拥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但再往后面,就不行了。

皇帝们并不大愿意这样,就开始不断削减打压大庆宫,一直到了第五代的永光帝,废梁后,封禁大庆宫,再立继后即挪到长秋宫居住。

大庆宫这才彻底退出大晋朝的政治舞台。

再后面,也有内宠很多的皇帝,两仪宫这边有点搁不下了,就给大庆宫改名叫东苑,把后面的宫室拿来使用。

再一直到最近几代,皇帝妃嫔少了,用不上了,于是又重新封了起来。

这些历史,连裴月明一个半路出家的王妃就知道,萧迟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他对她说,他打算重开大庆宫。

是重开大庆宫。

不是东苑。

裴月明怎么能不愣,有一瞬她怀疑自己听错了,怔怔半晌,她看着萧迟,“……你说什么?”

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萧迟定定看着她,她侧坐在金水桥的栏杆上,两人相距有一臂远。

风从金水桥上过,他上前一步,俯身下来,就半跪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

“对不起。”

请原谅我的粗心大意。

他太疏忽了,只顾眷恋她的柔情,却没有发现她的困迫,还一意只觉得不足,只顾反复纠缠着让她全心全意去爱他。

是他的错。

“我以后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