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3/6页)

“好了,先别说这个了。”

伏在萧迟的胸膛,安静听他絮絮叨叨畅想了许久,不过他越来越离谱,还三个四个,以为她是母猪啊。

裴月明不得不打断他了,她想起一个事儿,“再有几天,就到京城了,萧琰那事你想好没?”

要不要给段贵妃说说?

完全不说还是浅谈一下?京城也不知有没有风声,万一贵妃问起呢?怎么回答?

萧迟就皱了皱眉,这事儿让他有些烦,“诶,回去看看什么情况再说吧。”

……

过了泗州,就很快了。

大船破水,又是顺风,五天时间,抵达沁水码头。

皇帝遣人至沁水码头迎接。

远远一眺望,还挺隆重的,人很多,官兵林立还有囚车等待,身穿绯色墨绿官袍的官员足有十几二十个。

也是,萧迟立大功了。

迅速平灭叛军,将兵祸迅速消弭,于公于私,朝廷皇帝都会隆重迎接。

萧迟倒没太在意这些,经历过战火洗礼,人的眼界自然而然改变。现在哪怕萧逸还在,他心态也不会和旧时一样。

不过他情绪还是有些激动的,因为一出船舱,他就看见正翘首的段至诚段至信了!

!短短数月,倍觉漫长,再见舅舅们,感慨万千。

“舅舅!”

“殿下!!”

上下打量,确定无伤,段至诚胡须抖动,连续了三声好。

“老太太念叨您好些时候了,诶,先前都不敢说。”

“我回头就去看她老人家!”

稍稍叙过话,段至诚就按下住声,迎接的官员都围拢上来,他们总不好一直霸着说话。

纷纷见礼,萧迟缓声叫起,周淳笑着拱手:“殿下平叛辛苦了!”

说着拍拍葛贤蒋弘的肩膀,有点羡慕。惊险是惊险了,但这是大功啊,诶,自己就没赶上了。

萧迟一党的人畅快笑语,其余官员也纷纷恭贺夸赞,包括颜琼和吕敬德等皇帝的亲信心腹。

平王殿下薨了,安王又这般,皇帝膝下三子,唯剩下一个萧迟。

已毫无悬念,热络是自然的。

颜琼吕敬德还好,其余的有些热情已经十分明显了。

萧迟颔首:“为父皇尽忠,谈何辛劳?”

客套话说完之后,颜琼吕敬德忙碌着接手叛犯去了,其余人也识相退开,好让段至诚萧迟舅甥说话。

问过裴月明,又问江南详情,萧迟就简单叙述了一遍,最后不可避免地,说起萧琰。

段至诚沉默良久,叹了口气,最后也没说什么,只道:“殿下快进京吧,陛下正等着您。”

……

父子二人阔别已久,险些还阴阳相隔。

萧迟瘦了些,也黑了些,眉目坚毅,如宝剑藏锋,锋刃敛在古朴苍浑又隐透质感的剑鞘内,不吐锋芒,却教人无法忽视半分。

如日中天,是彻彻底底长成了。

而皇帝却老了。

老了很多,多到萧迟一个照面,不禁吃了一惊。

他丧了一子,萧逸包藏祸心,勾结萧琰,萧迟险些毙命江南。

那些天皇帝就没过睡一个囫囵觉。

连遭打击,饱受担忧煎熬,偏偏他这病,是最最受不得累怒的。

皇帝瘦了,肤色暗淡颧骨耸起来,眼下嘴角纹路明显,身上的龙袍都有些松了,昔日如山挺直一般的!的脊梁,竟微微佝偻。

皇帝招手:“迟儿过来。”

萧迟敛了敛情绪,缓步过去。

皇帝握了握他的手,细细端详他,许久,长长吐了一口气,“没事就好。”

好在,皇帝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他问江南情况。

萧迟退回两步,呈上折子。

他盯着鎏金博山炉袅袅升起的青烟,有些出神,折子写得很详细,皇帝慢慢翻阅,仔细看过。

“是。”

皇帝阖上折子,盯着殿外的某一点,在萧迟告退要转身前,他说:“也去给你母妃请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