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4/5页)

昏昏沉沉,神志不清,嘴里喃喃的还是段贵妃。

他丁点想不起他母后。

也想不起他。

病危之际,唯见的只有萧迟。

萧遇彻底慌了。

御医再强调,皇帝病况好转,可却没让人进去探看,包括他,甚至包括萧迟。

内殿房门堵着死死的。

因为他的撩帘窥看,张太监叫了十几个大力太监过来,站在内殿门前站岗,谁也不许再靠近。

这般姿态,萧遇并不觉得皇帝的病真好转了。

他深宫长大,最知这些御医太医的行事习惯了,未致命的情况下,般把病说重,治不好不担干系。

但涉及皇帝病重不起这种情况,他又很大几率会往轻里说,配合着稳固朝纲。

皇帝就重病卧床七日了,要是再不见好转,那岂不是……

萧遇彻底慌了,他镇定不下来了。尤其他得讯,段至诚开始悄悄接触亲信官武将,萧逸也有异常动作的时候。

他霍地站起来了。

“殿下,咱们怎么办?”

禀报消息的是东宫大总管罗永,罗永是旧时朱伯谦安排给他的,此时也是脸焦急。

东宫已到了最关键的关口了。

另个管事大太监叫陈忠的,萧遇要在紫宸宫守着,他正领着小太监抱了铺盖巾帕等物过来,闻言大惊,“哐当”声铜盘落地。

惊醒了萧遇。

不行!

不能这么下去了!

他是太子。

要是皇帝真……

他绝不能让这关口被人先发制人。

该有的准备他要准备起来。

他是太子,做些稳固朝纲的安排是正确的。

萧遇推开陈忠,快步出了去。

罗永赶紧跟上,看了陈忠眼,皱眉,“下回得先高声通传!”

陈忠连连道歉,罗永顾不上他,匆匆追上去了。

萧遇先去寻了仇崇,以及北衙大将军刘深,他言语间暗示,皇帝病重,需提前警戒。

仇崇和刘深大吃惊。

如果皇帝真病危,提前警戒这确实需要的。

但……皇帝病况不是在好转吗?

“我记挂父皇,欲进殿探视,可……”

可张太监不许,严防死守,死活说没有陛下口谕和诏令,任何人不得擅闯。

听到这里,仇崇和刘深都犹豫了,这个……说来也真是。

其实太子是储君,如果皇帝真崩了,也没有留下遗诏的话,那他们确实会丝不苟地奉太子登基的。

那,他们是不是做些准备比较好?

反正他们也不是听太子的,他们忠于的依旧是皇帝,该怎么指挥,他们心里有数。

只是有备无患。

要是皇帝病愈,他们自向皇帝请罪。

但要是真……

那这个准备就很重要了,能确保新旧政权顺利过渡,以防有人真有不臣之举。

太子什么情况,他们很清楚的。

想了又想,又去紫宸宫次,还是没能见到皇帝,张太监说皇帝服药睡下了。

也不知是不是推搪,也没法问清楚。

左右犹豫,最后二位将军还是决定,稍稍做些准备。

接下来,太子还去寻了御前禁军统领霍参等人,他还和颜琼等臣单独谈了话。

……

段至诚去了趟净房,接到了确切消息。

很好,成了。

他精神大振,掬起凉水往脸上浇,连日困倦不翼而飞。

连脸上熬出来的晦暗都好了不少。

信步回紫宸殿。

在殿外朱廊拐角与遇上轮流休息结束的安王萧逸,离得远远,二人视线碰了下。

神色都不变,但两人在对方目光看到相同的东西。

平静移开视线,两人各自进殿。

……

皇帝确实是病况好转了。

但他病得还重,没有精力,更并不愿意示弱于人,尤其是几个正值青壮的儿子。

服了药,昏沉沉睡了觉,体力总算回来了些。

额角还抽痛着,张太监小心翼翼扶起皇帝,斜靠在引枕上,而后接过药碗,小心伺候皇帝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