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5页)

好在睡前才喝了一碗汤药。

是裴月明特地嘱咐的。

他睁眼盯着帐顶,药效上来了,半晌,阖目,睡了过去。

……

日子就这么过着,貌似恢复正常,唯一的变化就是萧迟不怎么见人,两人多是通过留信交流。

但裴月明并没疑心。

因为最近真的很忙。

蓄力已久,对东宫的进攻正式拉开帷幕。

她和萧迟互换过去,知道他是有多忙的,日日商议随时调整强度,幕后操控进展,简直分.身乏术。

不见人太正常了,他睡觉都没什么时间。

她也很忙,正全力配合着。

……

八月初七,御史刘玉章上奏,当朝弹劾皇太子萧遇纵门人侵占民田。

苦主二十有八户,俱是京城东郊云乡人,本躬耕为生虽贫也乐,惜于前年,乡中土地被人看中,先是强买,乡民死也不允,后续乡民家中发生种种意外,或被引诱欠下赌资,或不慎卷入富人争端,倾家荡产,不得不将田产变卖。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或沦为佃户,或卖身为奴!有倔而不肯屈从的,上告京兆衙门,岂知未曾伸冤反被痛打一场,三日伤病而亡!!”

这件事情,是门人私下做的,上告京兆衙门时惊动了朱伯谦。朱伯谦立即压下了,吩咐人给了银钱安抚,并严厉训斥了该门人。

这痛打,其实是门人怀恨在心,待事情过后去寻仇的。

这侵占的民田其实不算多,也就百余亩,然本朝自太.祖时便颁下严律,严禁勋贵宗室大小官吏强侵民田,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田亩不多,但能做的文章很大。

人证物证苦主俱在,剑锋一指,直击东宫。

皇帝自然大怒,当场卸了京兆尹的乌纱,严查此案,并令太子上折自辩。

皇太子萧遇忙跪下自省疏忽,当日上了请罪和自辩的折子。

据萧迟在宫内的消息,折子递过去后,皇帝召了太子去御书房,约莫二盏茶的功夫,并没有替换茶盏瓷器,也未听见大怒训斥的声音。

太子离开御书房时,神情尚可。

“看来,朱伯谦临死前,确实有告诫太子啊!”

而太子也听进去了。

并执行得不错。

不过众人脸上也无什么异色,意料中事,就是不知道朱伯谦的临终告诫力道有多大了?

继续按计划进行即可,略略商议,萧迟就让众人散了。

书房内,就剩舅甥三人。

萧迟见段至诚有些欲言又止,“怎么了舅舅?”

“和我还有什么话不能说不成?”

“当然不是。”

段至诚顿了顿,很含蓄地对萧迟说:“只怕要不了两日,陛下便会了然。”

“此事到了最后,只怕陛下……”

一而再,再而三,皇帝马上就会明白过来了。

这不是凑巧。

皇帝并没有废太子的意思,攻击东宫,到了一定程度,皇帝肯定会出手的。

段至诚这是在含蓄告诉萧迟,这件事进行下去,他们很可能会和皇帝对上的。

萧迟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我知道。”

很早之前,他就有了心理准备。

他要崛起,他要稳立不再受任何人摆布,这需要权柄。

争夺权力的碰撞,火花必不可少。

“舅舅放心。”

望向窗外,这方向正好的皇城,隐隐能见到金色琉璃瓦折射出的晕光。

他收回视线,如是说道。

……

刘玉章的上奏只是一个开始。

这是一个信号弹。

朝中文武很快发现,事情不是偶然,这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

信号弹打响,攻坚战迅速开始。

紧接着刘玉章,次日又有御史陈石弹劾东宫门人鱼目混珠,用贫民代替死囚犯,于菜市口买命替斩。

这俗称斩白鸭。

斩白鸭一说,前朝有之,糜烂之风,越演越烈,继而国亡。太.祖深恶痛绝,建朝后连续几代皇帝狠扫,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