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4页)

最后得出结论,基础夯实,垫层填料皆无异常,规模和图纸一致。外堤,即临水的主堤,用的都是上佳的材料,不管砖石还是砂浆手工等等,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里头的格堤和月堤,则有些不关键位置的砖石要略次一些,不过还是合格范围内的,对组合堤影响不大。

龚师傅很老实对萧迟说:“三公子,此乃常事。”

但凡工程建造,有一点点水分是很正常的,这已经是很有良心的。

意思就是,这段大坝没问题。

萧迟没说什么,只令:“继续往前。”

祈州共二百三十余里的河堤,他们都走了一遍,最后来到牟县。

前面是牟县大码头,客船人车骡马熙熙攘攘,河面折射金粼粼一片刺眼极了。

大太阳在头顶明晃晃照着,裴月明跨在马上,草帽实在没什么作用,她感觉自己快要被晒化了。

但来到牟县,精神还是一振。

河对岸就是卞邑码头,这个牟县大码头也就是她和萧迟圈定的朱伯谦心腹渡河登岸的码头。

是他们的判断重点。

事不宜迟,马上就开始。

牟县是个大县,人口繁庶直通州府,占了河堤一半,牟县码头也是祈州最大码头,没有之一。

这一带都很热闹人很多,他们动作就算刻意打了掩护,也会很引人侧目,谭章给准备的公函及老衙役以及服饰佩刀就派上了用场。

“什么人?”

不多时,就有值守码头的衙役闻讯赶来,一看清服装,态度就缓和下来了。

窦安并其中一个老衙差迎上去,老衙差熟练寒暄,窦安则从怀里掏出公函:“一路追搜上来了,兄弟行个方便啊!”

这事昌邑县已经通报过来了,对方衙役也知道,看过公函:“就猜到是你们,怎么样?还没找到线索吗?”

窦安掰扯几句什么有关大堤的,糊弄过去,寒暄完了,对方衙役很快退走。窦安回头,冲萧迟拱拱手,表示搞定了。

萧迟下令:“继续。”

继续之前的一套流程,遮遮掩掩从人多的牟县码头一路往西,变得渐渐人稀。

耗费了足足三日的功夫,远远望见耸立的山峦,脚下这块叫邓乡,已经快走到牟县尽头,也就是祁州尽头了。

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禀三公子,月堤一切如常。”

“禀三公子,基础并无异样。”

“禀三公子,……”

炎热的风,夏蝉拼了命般的嘶鸣,浑浊的河水涌上滩涂,又哗啦啦退了回去,萧迟的脸越来越沉,上前禀报的人声音也越来越小。

裴月明也笑不出来,这一路多辛苦,只有亲身上阵的才知道,然而,现在一番努力预见要落空。

“难道我们判断有误?”

举目四顾,涛声阵阵,无法避免感到巨大失落。

“三公子,段姑娘,……”

气压很低,萧迟和裴月明脸色都不好看,匠人回禀过后,窦安犹豫了一下,上前:“前面翻过这座山以后,还有谷乡一段,挺长的。”

那地方很偏僻,不过他有一个同僚就是谷乡人,这趟负责引路他特意了解过一下,所以知道:“大概有十来里长,……我们还要去吗?”

“那就去吧。”

有始有终,裴月明长吁了一口气,她拉萧迟:“我们翻山。”

其实就是一点心理安慰,十几里的大堤,对于朱伯谦这等人物来说根本不够看。

翻过了山,夯实的大堤长长盘在黄河边上,通往另一边的群山。

果然是很偏僻的地方,很静,连小码头的破败了,板材不剩几块,就看见木桩钉在滩涂上。有芦苇,有茅草,浑浊的河水一浪接着一浪,激起白色的浪花。

到了这么,心反而静下来了,打马沿着长长的河堤一路往西,到了山边,龚师傅来禀:“并无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