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3页)

他属于涉及案情的一员,目前停职待在府中备审,他很配合,并每日一封请罪折子。

写好,略略端详,正要封好使人送往中书省去,管事敲门:“侯爷,太子妃娘娘打发人来了。”

太子妃的人,即是东宫来人,事发后长信侯府是视线焦点,为避嫌不好碰头,借杨氏名义正好合适。

杨睢脸沉了沉,“请过来。”

……

贾辅跑了,跑得那么及时,不用说,肯定有人通风报信。

事情一时陷入僵局,贾辅走前一把火将所有涉及的卷宗全部焚毁,赃款也不见踪影。

底下大小官员自然矢口否认的,别提什么指正杨睢,他们自己也不可能把罪认了的。

况且,他们就未必有和杨睢接触,毕竟看杨睢的操作,他挺会给自己套伪装的。

那怎么办?

证据没有了,那就重新找,从哪里找起?

裴月明沉吟片刻:“赃款。”

所谓贪腐,总得收钱吧,这赈灾款有钱有粮,且都是实物,总得把它折现吧。折现后,总得洗白吧?

官商勾结是最佳套路了。

“查一查魏州一带的大商贾,常在魏州境内出没的,平时和贾辅交往密切的或颇得他关照的,要不,就是行商格外顺遂的。”

好吧,上辈子耳濡目染她还挺懂行的。

段至信十分奇异地看了她一眼,裴月明装作没发现,段志信点点头,“娘娘所言极是。”

他也是这么想的。

“那好!”

萧迟立即去信段至诚,并通知再次赶赴魏州的冯慎等人注意配合。

事实证明,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很快,段至诚和冯慎锁定了一个河北巨商崔承宗。他祖籍魏州,和刺史府算有交往,不过一点不突出,但细辨下来,他在魏州一带的行事一向非常顺遂。

抓住一点深扒,很快就查出这崔承宗和贾辅私下交往密切。崔承宗名下有大粮行有货运,足迹涉及北方中原,就是他,替贾辅杨睢变卖赈灾粮,调换购买各种物资,汰换成银两。

至于这些钱是怎么分到杨睢手上,并悄然无声由黑洗白呢?

段至诚果断敲山震虎,崔承宗惊惶直奔京城,冯慎等人一路尾随,终于发现了一家当铺。

崔承宗左闪右避,往这家当铺塞了纸条和巨额银票,只求能尽快和杨大人递话。

“很好!”

萧迟站起身,对陈尚书说:“我们马上将这个崔承宗抓起来吧。”

陈尚书不颤不抖也不晕了,“殿下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