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5页)

至于湿粮去了哪里,蒋弘不敢说也不敢问,一切只藏在肚子里。贪腐赈灾粮款的事,沾之则死,剐蹭倒一大片,他小人物一个,沾不起的。

后续风平浪静,蒋弘也一直守口如瓶,直到今日。

他投了宁王,随着宁王和永城伯府的汇合,他一个主事会越来越不起眼,比如现在有葛贤戚信,后续还会有更多更多的人。

蒋弘当初自动找上门,就是要拼一把前程,他当然不甘心!

犹豫了几天,他终于找宁王殿下。

裴月明挑了挑眉:“那就是没有证据了?”

什么湿豆子,粮袋车辙,这些随着豆子往锅里一倒,就了无痕迹了。至于民夫官兵这些,不说谁肯沾这事,人家扫尾工作也肯定完成了。

去年的事了,没证据告一个二品大员钦差侵吞赈灾款?就算萧迟皇子出面那也是诬告。

女声清脆,不疾不徐,似曾相识的声音。蒋弘不敢回头,他知道坐在后面是王妃娘娘,他认得裴月明的声音和一双漂亮眼睛,但他只当不知。

他忙站起拱手:“禀殿下,禀娘娘,下官虽没有直接证据,但有旁的佐证!”

萧迟神色好了些,抬了抬下巴:“说!”

“禀殿下、娘娘,下官当时在谷县,由于湿粮一事惴惴,于是使家人四下打探,……”

本来吧,是探其他地区赈灾粮的反应的,但不想却有意外收获。

蒋弘完成谷县任务,又疲又惊就病了,连同生病的好些同僚被一同送返京城。

回到京城没半个月,魏州再一次报大决,这次灾情比上次还大,直接殃及三州二十八个县,皇帝再次调钱粮赈灾,比上次还要加了一倍。

“……但是,我留了家人在魏州,令他仔细观察,只据他所见,第二次灾情没有这么大,是比第一次要小的!”

“最起码,魏州地区并没这么重!”

其实蒋弘当时也没疑心,因为他不知第二次实际调拨的钱粮的数目,直到这次跟着萧迟调征西北军粮,他这才知道整个京仓的库粮都填进去了大半。

减去他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是第一次的一倍啊!

蒋弘这才惊觉又有不对,魏州刺史贾辅,还有钦差杨睢,当时就是这两人一直在主持魏州报灾救灾的工作,夸大灾情侵吞赈灾粮款,这两个铁定都有份!

少了谁都干不成!

萧迟和裴月明对视一眼。

“殿下,娘娘,我把当时的家人都带了,就留在门房!”

萧迟吩咐王鉴:“去叫进来!”

……

听那个蒋家小厮仔细讲述自己的见闻,裴月明还问了不少细节,反反复复不停盘问,这人有九成不是说慌。

吩咐人暂将蒋弘和小厮带去花厅,萧迟神采奕奕,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好一个杨睢!”

他挑唇一笑,这事要是落实,杨睢罢官抄家把牢底坐穿估计都是轻的,菜市口斩首才是正常待遇。

他哼笑一声,好,非常好!

接下来,怎么做呢?

不用怎么商议,肯定是要先使人去魏州,以确定第二次灾情轻重程度,还有那个刺史贾辅和杨睢当时的反应,操作痕迹。

这个可欺上可瞒下,可只要有心人到当地一打探,是捂不住的。

“唔,这事先和你舅舅们商量一下吧。”

这等政治大事,后续还有牵扯到对东宫策略的调整,当然是必须知会段至诚并与之商量的。

“好!我马上就去!”

萧迟一刻也不愿等,让裴月明在家等他,他立即吩咐套车,带上蒋弘和小厮,迅速赶往永城伯府去了。

段至诚段志信前脚进门,他后脚就到了。

大吃一惊,迅速镇定,询问蒋弘,盘问小厮,最后段至诚的意见和萧迟裴月明一样,先使人去魏州摸了底子,掌握一切确切证据再说。

“舅舅立即安排人了,明日一早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