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3页)

据裴月明所知,当今很勤政,他登基以来出台过很多于民生有利的新政,他显然有志当个明君的。

可那会明君还没当上,他就先强占了寡嫂。

皇帝该是快乐且自责的,通寡嫂,有遮羞布但瞒不过当世人。这个荒谬的行为他有多快乐,同时就有多羞耻。

未曾流芳千古,就先在青史添上那么笔。

随着时日愈长,后者难免越发强烈,边爱着,边忍不住暗生丝悔意。

那段贵妃呢,她最终会察觉的吧?

爱郎面对流言蜚语,青史留名,隐生悔意,那她心里是如何做想的?

其实个女人,做出这种事情来,要承受的压力本来就比男人大。裴月明回忆段贵妃表情,她应是本就觉得羞耻的,边庆幸与爱郎聚首,边忍受着内心那种难以言喻的羞耻感。

要是直义无反顾爱下去倒还好,可现在竟然发现爱郎心生悔意。

“自此娘娘长居行宫,带发修行,至今已十余载,……陛下夏秋常至行宫避暑,娘娘心清修,也未出妙法观。”

裴月明时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车轮辘辘,偌大的楠木车厢很安静,半晌,她轻声问:“那时殿下多大了。”

王鉴顿了顿才说:“刚满周岁。”

……

到了这里,裴月明已隐隐明白为什么是崇馆了,切违和都找到了出处。

皇帝和段贵妃都爱儿子,这是他们的亲生骨肉爱情结晶,可这个爱情结晶同时也是羞耻明证。

裴月明忽想了起来,其实她应早就隐有所感了,皇帝对萧迟百般袒护,关照疼爱,肯乖乖读书他都高兴得不得了,赏赐几天次每次十几担,可他却从来没召见过他。

次都没有,几个月来,裴月明唯二两次见皇帝,次是紫宸殿认错,另次则是上书房。

政务多忙,挤挤肯定还是有时间的,且批改作业的都有空了,就没空亲自见见长进了的儿子?

唯的可能就是他不愿见。

复杂的情感导致爱和排斥夹杂,袒护疼爱而不愿见,萧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最开始时,他只是个才满周岁的小孩子。

孩子焦虑不安不舒服或者没有安全感,他就会故意闹腾发脾气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萧迟很聪明,他会不会很小就发现了,每当自己不舒服或者闹事才会见到父皇?

但渐渐长大些,他会从这种畸形的父母情感拼凑出真相,受伤,不忿,不平,可即便想见父亲,也要闹腾才行。

两相叠加,脾气愈差折腾得越厉害,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发展。

再加上有心人的加料宣扬,他幼时顽劣长大跋扈,暴躁凶戾的名声自然就越发远扬了。

他当初会跳萧遇的坑,大约半是愤怒对方出言不逊,半是想引起父皇注目吧?狠揍了顿太子,又顶撞皇帝,最后被罚跪太庙了。

用伤害自己来引起父母注意,甚至感觉报复了他们。

裴月明忍不住叹了口气。

听着很傻,其实做过的人不少,当局者迷又逢年少吧?

可大人的意志岂是你轻易可以更改的?

哪怕萧迟长进了,读书好了,皇帝还是道手谕让他去崇馆。

裴月明就是由此窥见他对萧迟爱与排斥夹杂的矛盾情感的。

皇帝从来没把萧迟列入皇位继承人的之,哪怕如今皇太子地位稳固,他并没有丁点易储的想法,但他还是直接将萧迟排斥在外了,连丝将来或许有的可能都不给。

因为萧迟是“耻辱”。

个闲王和继位皇帝的影响力是绝对没法比的,百年千年后谁还知道个宗室王爷?但记得个皇帝的人就多了去了。

若是他和段贵妃的儿子继位,那绝对能为这段夺寡嫂的艳闻增添无数色彩,甚至皇帝本人也会贴上个“色令智昏”标签,神马为爱妃废太子灭皇后之类的。

羞于让人知,于是,他直接就让萧迟去崇馆了,从开始就断绝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