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4/4页)

这个时候还没有用流量明星电影必烂的潜规则,这些来观首映的,有一半是粉丝,剩下的也有路人和影评人,冲的当然不止是楚云禹,他毕竟第一次拍戏,又是演主角,很多人不看好,影评人和路人们之所以会买票来看,完全是因为秦铮名导的身份,和给楚云禹抬轿子的人。

秦铮有了投资之后,刨去了剧本中过于低俗的笑点,将整部剧润色成了纯文艺片,又动用人脉请了几个娱乐圈有名的演技派来搭台子,而偏偏楚云禹演的那个角色,经历跟他十分相似,他算得上是本色出演,也没有掉链子。

不算出色的剧本可以说完全是靠演员演技,以及秦铮的美轮美奂的拍摄手法才没有沦为烂片行列。

不过也就不是烂片而已。

叶南重上辈子退位让贤出国后,看的电影还是比较多的,《三个疯子》这部在叶南重心里,也就勉强能挂上不出错的名头,他投下去的几个亿本大概就能回一半吧。

他十分满意的想着,出了电影院后,甚至还请应城和陆瑛吃了顿好的庆祝。

陆瑛二十年的人生看过的电影屈指可数,对这部电影没啥感觉,应城则是向来对文艺片不感冒,他酷爱视觉爆炸的商业片,图的就是个爽快。

两人一听说叶南重要请客就乐颠颠的,将刚刚才看过的电影瞬间就抛到了脑后。

但,叶南重显然忘记了,华国电影经过短暂的辉煌后,随着港娱的没落也随之跌落低谷,不止演员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导演也一样。

新导演尚未崛起,场面上都是些不佳的冗长烂片,好不容易出一个《三个疯子》,本来平平无奇,顿时被同行衬托的脱颖而出了,也是实在让人费解。而且最关键的是,先前叶南重为了不让楚云禹冠上“票房毒/药”的名头,刻意降低了观众的期待感。

于是两项相加之下,这部片子诡异的小爆了一把。

尽管网上对于这部片子褒贬不一,夸赞的是演员演技,贬的是毫无期待感的剧情,甚至也有批判秦铮导演拍戏节奏的,认为剧本不算太差,是秦导的拍戏节奏导致前面的铺垫过于沉长无趣。

无论网上都说了啥,反正票房一路攀高,上映两周就把叶南重投进去的钱给赚回来了,秦铮也跟着成功翻身,楚云禹更是一跃上了一线,人气一时间超过陆瑛。

导演们看电影不一样,他们不明白这部不算好不算差的电影怎么就爆了,最后一合计,觉得这就是流量明星带来的作用啊!光赚粉丝钱就够了!

他们喜不自收,认为找到了打开电影通天路的正确姿势,雪花片似得电影邀约投入P&C影视,里面还真夹杂了好几大爆的剧本。

叶南重看的直发愁,还灵感爆发写出了好几首歌,再加上宋谨写的两首,郑侨生的音乐公司出了两首,公司又往外面搜罗了几首,第二张专辑需要的歌曲这下齐活了。

拍电影还是录专辑?

被钱夫人带兵围剿,一不留神就陷入圈套的叶南重心里泛起了苦涩的滋味,痛心的选择了第三条路——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