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2页)

九贝勒是被自家福晋给‘迂回包抄’了,本来是没起那个心思的,硬生生也被逼着当了一回新潮人士,跟着立了世女。

他这个女儿也确实争气,皇室头一个参加科举的女子,也是第一个科举入仕的女子,虽然官阶还不够参加大朝会,但在刑部已经有了一席之地。

不只是这两位的女儿,宗氏家的、臣子家的,这几年陆陆续续也都有女子出头了,就连民间也受到了影响,办了几处女学院。

只是于天下女子而言,这几处学院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能当官儿的、能办差的、能读书的,都是极少数人。

胤祯在弘昭入了朝堂之后,便起了要告老的念头,她这具身体的年纪是不大,但架不住他心理年龄的,累加起来,他可是活了一百多岁的老人家了,早就该颐养天年才对。

弘昭既是能入朝堂,那做皇太女的阻力也就不会很大了,人的底线本来就是被一点点拉低的。

胤祯不喜欢处理朝堂上的杂事,也不喜欢侍弄花草,这辈子养老的时候,他就把能玩的全玩了,这辈子打算换换花样,带几个侍卫,满大清走走,甚至去边界上走一走、看一看。

好歹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写游记的能力还是有的,届时根据当地的人情地貌,根据他寻访过的真实经历,写上几本儿游记。

放到后世,那肯定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珍贵材料,也算是给后人做贡献了,顺便也在小范围内出出名。

他都已经想好了,走之前就把爵位交给弘明,再把家给几个孩子分了,不同母的兄弟最好是分开住,各自奉养各自的额娘,没有生养过的妾室,也能分得些财产,日后还住在亲王府,每个月有月银拿,也有人照顾。

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胤祯已经尽可能照顾所有人了,这样自个儿才能痛痛快快得的出去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