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3页)

“儿臣以为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他不适合做皇帝,也不愿意做皇帝,甚至他打从心眼里就觉得,只有四哥才配得上那个位置,其他的兄弟,包括他自己,都不配。

康熙做了那么多年的帝王,见到过最多的就是有野心之辈,没有野心的人往往也走不到他面前来,在十四这儿算是看走了眼。

也不光是十四,还有老四。

这兄弟俩一年多在朝堂上一唱一和的,排除了异己不说,还瞒过!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怕是老八都被蒙在鼓里头了,拿出自己的人手去,不过是为老四做了嫁衣。

也罢,都已经到这份上了,十四一点心思都没有,压根就没有人可以再跟老四相争了,他还不至于把老二他们再拉出来。

面对既定的事实,老爷子接受的倒也挺快,本来在他把十四叫过来的时候,心里边就已经偏向老四了,如今不过是十四一点指望都没有了,不争气呐。

就只剩下老四这么一个继承人,其他儿子再也挑不出来了,前边的这些儿子们不行,后边的小儿子们还没到能立起来的时候,就算立起来了,也很难服众。

撵走了十四,康熙斟酌再三,写了一道圣旨,满蒙汉三种语言的圣旨都有,极为慎重,让人放在正大光明牌匾背后。

与其说这是一道圣旨,倒不如说这是一道遗旨,等到他百年之后才会展开,用来公布下一任皇帝。

太子之位,他不能给老四,既是为了防止老四的野心膨胀,也是为了保护他最后一个继承人,毕竟做了太子的人,在其他儿子那里就是明晃晃的靶子,谁想要上位,都必须先把这个靶子打掉才行。

******

这事儿十哥是知情的,若不是有十哥跟他里应外合,也不能瞒过那么多人的眼睛去,但九哥对于这事儿却是毫不知情。

四爷听完了原委,倒是没有太多的反应,此前他就已经预想过皇阿玛的选择了。

若是选择他,那一些事情办起来会更为顺利一些,若是选择十四弟,虽然稍稍有些麻烦,但他也是不会与十四弟相争的,正好继承人的事儿,也就不用他一人犯愁了。

“既然皇阿玛已经知情了,那咱们也就不用再通密信了,以后有事儿直接讨论就行,不过出海一事还是要瞒着点,让底下人动静再小些,现在!在还不是时候。”

如今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皇阿玛没有动怒,老八那边的人基本上也都散了,往后要做的就是慢慢收服人心。

一件件的事情做下去,人心总是会看到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九哥那边。”胤祯一想到自家九哥,很是有几分头疼。

若是搁在上辈子,依着他们兄弟二人的交情,很是没必要如此烦恼,不过是闹上几天的别扭,之后肯定能和好。

但是放到这一辈子,本来他和九哥的交情就所剩不多,更重要的是四哥和九哥之间几乎要成死敌了,不比四哥和八哥来得少。

他的做法,不光是让九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四哥做事,而且还让九哥帮着掏空了八哥的‘家底’,为的也是支持四哥。

如此行径,倘若他是九哥的话,也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非得拖着长刀去找九哥拼命不可。

四爷很是理解十四弟这会儿的心情,所以帮着出主意,“这事儿不光你我知情,老十也是知情的,与其让老九从旁人那里知道消息,倒不如你和老十商量一下,一块儿去跟老九说。”

论及兄弟之情,老九和老八之间的感情,应当是比不过跟老十之间的。

有老十在,老九不至于跟十四闹掰了,就算是记仇,也不会太久。

他就甭去了,否则绝对是火上浇油。

这也是胤祯的想法,他可没有要一肩挑的打算,十哥也是参与其中的,而且最初忽悠九哥的人那就是十哥,他充其量也就算是个‘罪行’比较大的‘帮凶’,如果主谋只有一个的话,那应该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