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2页)

大东北最不缺的就是山林树木了,盘个火炕,可不缺能烧的柴火。

胤祯只是出个主意,具体怎么操作基本上都是福晋来,福晋不光是有自己的!商队,连工匠都养了不少,这次到了盛京,‘队伍’还比之前扩大了。

因这要教导侄儿的缘故,胤祯这两年又把兵书重新捡起来了,不光如此,拳脚功夫也没放下,还时常带着福晋和李卓进山打猎。

这二人也都是打猎的好手,后者是跟他一块儿长大的,这不奇怪,奇怪的是福晋,八旗贵女,会骑射也就罢了,关键是这打猎的功夫,绝不是轻易就能练出来的。

离了京城之后,他对福晋的认知好像也在不断的加深,以前只知道福晋会赚银子,知道福晋爱牡丹花,知道福晋是财神爷的信众。

也不是那么的无所不能嘛,连雪人都不会堆,他不过是刻一个冰雕,福晋就惊若天人。

康熙四十六年,已经年满十九周岁的胤祯和琉璃,终于迎来了新的小生命。

在此之前,德妃都已经写信旁敲侧击过好几次了,她不是催儿子纳妾,只是在帮着想法子,送个太医过去瞧瞧,或者让他们二人去拜一拜送子娘娘,毕竟成婚已经好几年了。

有八贝勒的例子在,德妃也怕自己小儿子跟八贝勒一样。

四贝勒也忧心过弟弟,他的长子都已经十岁了,再过几年都能相看起来了,十四弟这边影子都还没有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盛京苦寒的缘故。

不光是送去了各种药膳方子,还劝十四弟找处温泉好好泡泡,也不能总是一味的练武,人还是要多放松放松的。

能让素来对他严加要求的四哥说出这话来,可见是对这事儿担忧坏了。

胤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儿,他是没什么不担忧的,但这其中的原因不好告知额娘和四哥,远在千!千里之外,他也怕这二位在信上絮叨他。

不管是胤祯,还是琉璃,都没对怀孕生子这事儿着急过,新婚之夜是怎么说的,他们便是怎么做的,一直等到十八岁才圆房。

可自打怀孕了之后,两个人却慌乱起来了,一个忙着写信去跟额娘和四哥讨教,还特意给皇阿玛写了封信,请他送个太医过来。

一个则是忙着恶补各种孕期的知识,盛京的十四贝勒府养了整整四个郎中、八个稳婆,连奶娘都已经寻摸起来了,内务府虽然也能提供奶娘,但千里迢迢的,谁知道这路上会不会被耽搁,爷在京城得罪了那么多人,万一有个使坏的,那她们后悔都来不及。

胤祯只写信给了额娘和四哥,但是福晋这边跟几位嫂嫂的联系一直都没落下,是以,这些人的心意全都涌进盛京,排场实在是大了点儿。

送过来的专业人士就已经如此多了,更别提那些药材、食材、衣物了,五姐还专门送来了孕妇可用的胭脂水粉,这都可以说是专门发明出来的物件了,在此之前胭脂水粉可从来都不分孕妇可不可用。

怀孕四个月的时候,明泰干脆带着妻儿过来了,光是行李就带了十几辆马车,看样子是打算在这边常住了。

胤祯夫妇已经过去之前那个新鲜劲儿了,大概是怀相好的缘故,孩子一点儿都不折腾,除了微凸的肚子以外,有时候孕妇本人都会忘了还怀着孕这事儿。

明泰的长子,也就是胤祯的侄子,如今日方才一岁多,正在学走路,小家伙正是可爱的时候,胤祯不光是抽空给做了学步车,还做了识字卡片。

要说养孩子这事儿,前边有四哥家的大侄子,后边有大舅子家的侄子,在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前,可以说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