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页)

胤祯这边儿的要求也不多,他就想在园子中间辟出一块空地来,也不必特别大,上面可以养上草皮,至于用处,主要还是用来放游乐设备的。

好歹也是大婚一年多的人了,虽未圆房,但眼光也要放长远些,日后必然是要有小孩子的。

当初他带着弘晖玩的时候,就一直觉得好玩的东西不够多,木马、风筝、毽子、陀螺……这些个小玩意儿不需要特意准备场地,但条件允许的话,也不能总让孩子只玩这些小玩意儿吧。

胤祯很少有想的这么长远的时候,当然不是因为他现在就已经父爱爆棚了,而是因为借着小孩子的名义,自己到时候也可以……重温童年。

若是知识储备足够的话,他都想建一座游乐场出来,反正现如今这地皮便宜,他身为皇子,又有着足够多的特权。

但让人可惜的是,他上辈子大多数时候都是想着怎么玩儿,没想着怎么把这些玩儿的东西造出来。

胤祯这段时间从衙门里一回来,就钻到书房里画图纸,摩天轮难度太大了,他不敢奢望,旋转木马和小型的过山车总是可以的吧。

琉璃也没闲着,除了日常的交际外,她还要打理生意,还借鉴了好几处园子的风格。

圆明园她跟爷已经去瞧过了,五贝勒府也有一处园子,还在修建当中,已经是半成品了,三贝勒府在城郊也有园子,不过这两处园子离畅春园都比较远。

两口子忙得热火朝天,殊不知背地里还真有不少人说嘴,主要还是冲着十四贝勒去的,说他吃相太难看,为了得处园子,不惜坏了君子远庖厨的规矩。

谄媚小人,毫无君子气节。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胤祯也不是没有朋友的人,哪能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不得不说,这些人骂人都骂不到点子上,反正在他听来是不痛不痒,一点儿也不觉得难受,相反,这些骂人的话翻译过来更像是在夸赞。

夸赞他不拘小节,夸赞他摸准了皇阿玛的脉,夸赞他没花几两银子的生辰贺礼出尽了风头,某种方面甚至还夸赞了他有孝心。

这样的议论声,来得越多越好。

只可惜,说这种话的人还是少,虽说朝堂上他得罪的人很多,但是会在背地里说人的官员还是少,某些方面,这些人还是挺君子的。

胤祯刚对这些人有了些微的好感,很快就被‘打脸’了。

这边园子的图纸刚刚定下来,不光是达到了胤祯和琉璃的要求,连四贝勒对这次的设计都甚为满意。

既是皇阿玛赏的园子,施工自然是要交到工部,按理来说,这图纸也应该是工部的人来出,但谁让他们找了颇有名声的大师呢,在设计方面,工部都拿不出比这位大师更厉害的官员了。

国库银子不多,这是大伙都知道的事儿,阿哥建个府邸,那也不是从国库出银子,是用皇阿玛给的安家银子来建府邸,建园子就更不能是国库来出银两了。

工部的人跑过来给修园子,那一应的花销还是要胤祯来出。

若是手里头没银子,那就打欠条去户部借,以私人的名义向国家借银子,这也是没谁了,关键这还是皇阿玛的恩典,不光是他们这些阿哥们可以去户部借银子,满朝文武都可以去。

国库之所以这么穷,一部分原因也是被借穷的。

胤祯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他虽然没银子,但是自家福晋有银子。

这年头,平民百姓缺银子不假,但是像他们这些阿哥,还有满朝的官员,真正缺银子花的其实没几个。

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过法,那要是一年领千两的俸禄,非要过万两银子的生活,那肯定缺银子。

胤祯没从户部借一两银子,园子也风风火火的建起来了,一应的材料都尽量用最好的,不怕贵,就怕时间赶不及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