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老书生仗义舞龙泉小美女衔恩脱虎穴(第3/3页)

唐敖不觉发愁道:“送他珠宝尚且不肯,不意习学音韵,竟如此之难,这却怎好?惟有拜求九公,设法想个门路,也不枉小弟盼望一场。”多九公忖一忖道:“今日已晚,我们且回。唐兄既不懂他言语,明日也不必上来,且等老夫破这一天工夫,四处探听一番。倘遇年幼的,只要话中露其大概,略得皮毛,就可慢慢追寻了。”回到船上,林之洋货物虽已卖完,因那双头鸟儿有个官长要去孝敬世子,虽出若干价钱,林之洋仍不肯卖,意欲大大拿价,借此多得几倍利息,因此尚有耽搁。

次日,多、林二人分路上岸。唐敖在船守了一日,到了下午,多九公回来,不住摇头道:“唐兄,这个音韵,据老夫看来,只好来生托生此地再学罢。今日老夫上去,或在通衢僻巷,或在酒肆茶坊,费尽唇舌,四处探问,要想他们露出一字,比登天还难。我想问问少年人,或者有些指望。谁知那些少年听见问他音韵,掩耳就走,比年老人更难说话。”

唐敖道:“他们如此害怕,九公可打听国王向来定的是何罪名?”多九公道:“老夫也曾打听。原来国王因近日本处文风不及邻国,其能与邻邦并驾齐驱者,全仗音韵之学。就如周饶国能为机巧,以飞车为不传之秘,都是一意。他恐邻邦再把音韵学去,更难出人头地,因此禁止国人,毋许私相传授。但韵学究属文艺之道,倘国人希图钱财,私授于人,又不好重治其罪,只好定一个小小风流罪过。唐兄请猜一猜。”唐敖道:“小弟何能猜出?请九公说说罢。”多九公道:“他定的是如将音韵传与邻邦,无论臣民,其无妻室者终身不准娶妻,其有妻室者立时使之离异;此后如再冒犯,立即阉割。有此定例,所以那些少年一闻请教韵学,那有妻室的既怕离异,其未婚娶的正在望妻如渴,听了此话,未免都犯所忌,莫不掩耳飞跑。”唐敖道:“既如此,九公何不请教鳏居之人呢?”多九公道:“那鳏居的虽无妻室,不怕离异,安知他将来不要续弦,不要置妾呢?况那鳏居的面上又无鳏居字样,老夫何能遇见年老的就去问他有老婆无老婆呢?”唐敖听了,不觉好笑起来。未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