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王(第4/8页)

有一样东西,又陶冶性情又很可口,喝了它,就醉醺醺,飘飘然,它的名字叫“酒”。它的名称最多,功用也由来已久:可以用来宴请嘉宾,可以用来宴请长辈,可以促膝交谈得到欢乐,可以行交杯酒结为夫妇,也可以作引发诗兴的“钓诗钩”,又可以做解除烦愁的“扫愁帚”。所以曲生频频不断地来,成为文人骚客的同心知己;醉乡深处,就成了断肠人逃避忧烦的避难所。酒糟之台已经构成,酒囊之功不朽。淳于髠就能饮酒一石,文人学士们也声称能饮五斗。酒固然因人而流传,而人或者以饮酒出丑。像孟嘉在酒宴上吹落了帽子而不知觉;刘伶携酒乘车,身后跟个扛锹人,说“死便埋我”;山简酒醉之后帽子反戴;陶渊明竟用头上的葛巾滤酒。阮籍酒醉后睡在美人身边,险些引起误会;张旭醉后以发浸墨汁,挥毫似有神助。贺知章醉酒眼花,落入井底而眠;毕卓虽为官吏部郎,却夜晚盗酒饮用被主人捉住。甚至有人效仿鳖饮、囚饮而玩世不恭,也不是害物而不仁德。至于雨夜雪夜,月夕花朝,风定尘消,旧客新妓,鞋履交错,兰麝香浓,丝竹声声,曼声歌唱,浅斟慢饮,忽然间清商乐曲奏起,满席静听,寂若无人。文雅的笑谈一出口,舌灿莲花,妙语连珠,高声吟诗,金声玉振,铿锵悦耳。纵使陶然大醉,魂亦清醒,梦亦真切。果然如此,就是一天一醉,也不会受到名教的嗔怪。

而这里竟乐声喧闹刺耳,粗鄙的曲词接连冒出,酒徒们时坐时起,喧闹之声连成一片。罚酒的人滴酒忿争,逼饮的架势像要拔刀相向;挨罚的伸着脖子皱着眉,举起的好似一杯毒酒;有的喝尽最后一滴就摔碎酒器,拂灭灯烛。碧绿的葡萄美酒狼藉一片,毫不珍惜;有的醉后昏睡,有的醉后发疯,酒席上的规矩全然不管。诸如此类的情形,不如不饮。还有的酒离咽喉,不到一寸,还嘟嘟囔囔说个不停,讥笑主人吝啬;坐下就不肯走,饮酒又不胜酒力。酒客无德,于此为甚。更有甚者,酒一下肚,呼吸急促,皱眉瞪眼,须发散张,袒露双臂,两脚乱跳。满脸灰尘,吐得一身酒污;嘴里胡言乱语像狗叫,头发乱蓬蓬地像奴仆。那呼天抢地的丑态,像李贺吟诗要吐出心肝;那举手投足的丑相,像苏秦承受五牛车裂之刑。巧嘴如簧的人,不能形容尽他们的神态;丹青妙手,不能画出他们的形象。父母前来教训而受到顶撞,妻子儿女柔弱,难以搀扶那醉后的身躯。父辈的好友,无端受到借酒使气的辱骂。委婉地劝诫,却更加头昏眼花。这种人叫“酒凶”,不可拯救。只有一个法子,可以解酒。那法子是什么?只须备有一根木棒,捆住醉汉的手脚,就像杀猪一样。只打他的屁股,不打他的头,打他百十多下,他就会豁然清醒。

  1. 【注释】

  2. 临洮:县名。在讹水何畔。今属甘肃省。
  3. 贵介:谓尊贵,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此指宫贵大家。凌夷:也作“陵夷”,衰落、颓败。
  4. 恒河:即恒水,古水名,即今河北曲阳县北横河。
  5. 呓然:梦呓似地。
  6. 南都旧令尹:未详。此或化用神话中关于■令的故事。《文选》张衡《思玄赋》注引《蜀王本纪》云,“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积百余岁,荆地有一死人名■令,其死尸随江水上至郫,与望帝相见。望帝以■令为相,以德薄不及■令,乃委国授之而去。”南都,唐至德二年(757)曾改蜀郡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令尹,本为战国时楚官;相当于国相。
  7. 辱寞世界:谓辱没尽世间之人。寞,通“没”。
  8. 假:假设是
  9. 踉蹡:谓行走歪斜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