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七(第2/5页)

女一日谓徐曰:“君以六姊之故,妄相见罪。彼实不肯至,于我何尤?今八年之好,行将别矣,请为君极力一谋,用解从前之惑。彼虽不来,宁禁我不往?登门就之,或人定胜天,不可知。”徐喜,从之。女握手,飘若履虚,顷刻至其家。黄甓广堂,门户曲折,与初见时无少异。岳父母并出,曰:“拙女久蒙温煦。老身以残年衰慵,有疏省问,或当不怪耶?”即张筵作会。女便问诸妹妹。母云:“各归其家,惟六姊在耳。”即唤婢诸六娘子来,久之不出。女入,曳之以至。俯首简默,不似前此之谐。少时,曳温辞去。女谓六姊曰:“姐姐高自重,使人怨我!”六姊微晒曰:“轻薄郎何宜相近!”女执两人残卮,强使易饮,曰:“吻已接矣,作态何为?”少时,七姐亡去,室中止余二人。徐遽起相逼,六姊宛转撑拒。徐牵衣长踢而哀之,色渐和,相携入室。裁缓襦结,忽闻喊嘶动地,火光射闼。六姊大惊,推徐起曰:“祸事忽临,奈何!”徐忙迫不知所为,而女郎已窜避无迹矣。徐怅然少坐,屋字并失。猎者十余人,按鹰操刃而至,惊问:“何人夜伏于此?”徐托言迷途,因告姓字。一人曰:“适逐一狐,见之否?”答云:“不见。”细认共处,乃于氏殡宫也。快快而归,尤冀七姊复至,晨占雀喜,夕卜灯花,而竟无消息矣。董玉玹谈。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白话]徐继长是山东临淄人,住在城东的磨房庄。他读书没有成就,就当了一个小吏。有一天,他偶尔去岳父家,途中经过于氏的墓地。傍晚醉醺醺地回来,经过这个地方时,他只见楼阁雄伟壮丽,有一个老头儿坐在门前。徐继长口渴想喝水,便向老头儿作揖请求给点儿水喝。老头儿站起来,邀请客人进门,引到客厅,给他水喝。喝完后,老头儿说:“天黑了不好走路,暂且住一晚上,明早再走,怎么样?”徐继长也已经很疲乏了,愿意听从老头儿的邀请。于是老头儿叫家人准备酒饭待客,他对徐继长说:“老夫有一句话,不要嫌我鲁莽:府上是清白高洁的人家,可以通婚。我有一个幼女还没有订婚,打算嫁给你,希望不要推辞。”徐继长听了恭敬不安,不知如何回答。老头儿当时就派人遍告亲友,又传话叫女儿梳妆打扮。不久,先后来了四五位穿戴着儒生服装的人,后来女郎也打扮得光彩夺目地出来了,姿色容貌无人可比。于是宾主落座,喝酒交谈。徐继长见到女郎后神魂迷乱,只想快点儿睡觉。大家饮了几巡酒,徐继长借口实在顶不住了,坚决不再喝酒。这时,老头儿就让小丫环引着夫妇二人进入帏帐,共同安歇。徐继长问女郎的家族姓氏,女郎说:“姓萧,排行第七。”又详细询问她家的门第,女郎说:“我出身虽然卑贱,配个小吏不至于辱没你吧,何苦没完没了地追究!”徐继长沉溺她的美色,亲昵备至,不再怀疑什么。女郎说:“此地不可久住。我知道你家的姐姐特别平和善良,可能对咱们的事不会阻挠,你回去打扫出一间屋,不久我就自己找去。”徐继长答应着,便把手臂搭在她的身上,片刻间就睡着了。

等他醒来后,怀抱中竟空无一物。这时天已大亮,松树枝叶遮盖着日光,身下边垫着一尺多厚的黍子秸。他又惊又怕,感叹着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妻子。妻子跟他开玩笑,真的打扫出一间屋子,摆设好了床铺,关上门后走出来,说道:“今天夜里,新娘就会驾到。”说完夫妻俩一起大笑起来。天黑了,妻子又开玩笑地拽着徐继长到了这间屋外,让他开门,并说:“看看新娘子在不在屋里?”当他们进屋后,美人已经打扮得华丽整齐,坐在床上。见二人进来,忙起身迎接。夫妻二人感到非常惊奇。美女却用手掩着口笑弯了腰,参见拜礼很是恭敬。妻子便准备酒菜,庆贺他们欢好。第二天,新娘子早起干活,不用人吩咐。一天,萧七对徐继长说:“姐妹、姨妈她们都想要到咱们家看一看。”徐继长顾虑仓猝间没法子接待客人。萧七说:“都知道咱家不富裕,准备先把吃的用的带来,只是麻烦咱家姐姐做一下罢了。”徐继长告诉了妻子,妻子答应下来。早晨吃过早饭后,果然有人担着酒肉来,放下东西就走了。妻子就担任了厨师的工作。到了下午申时过后,有六七个女郎来到,岁数大的也就四十来岁,大家围坐在一起,边说边饮,喧声笑语充满整个屋子。徐继长的妻子趴在窗户缝上去看,只见丈夫和萧七面对面坐着,其他的客人都看不见。到了北斗星挂在屋角,诸人才欢乐地散去。萧七送客还没回来时,徐妻进屋看见桌子上杯盘都是空的,笑着说:“这些丫头想是都饿了,像狗舔砧板那样,吃得干干净净。”工夫不大,萧七回来了,殷勤地感谢徐妻受累了,忙夺过杯盘器具自己来洗,催促她快去安眠。徐妻说:“客人来到我们家,却让人家自备饮食,这太让人笑话了。改日应当再邀请她们来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