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第3/6页)

由于他们出来时过于匆忙,行装简约,以至于生活日用不足。丁生特别忧虑。他到邻居那里借点粮食,可是没有人肯借给他一星半点。小二的脸上却一丝愁容也没有,只是把自己的金簪、耳环典当了应急。然后夫妻二人闭门静坐,或猜灯谜,或回忆过去读的书,并且以此一比高下,输的人要被对方并起两根手指敲击手腕,权当惩罚。他们家西边的邻居姓翁,是个绿林英雄。有一天,翁某劫掠回来。小二说:“《易经》说得好,靠邻居可以致富,我们还有什么担心的?暂且跟他借一千两银子,他还会不借给我吗?”丁生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小二说:“我要让他心甘情愿地把钱送过来。”于是,小二用纸剪成一个判官的样子,埋在地下,上面又盖上一只鸡笼。然后她拉着丁生坐在床上,烫上一壶老酒,翻检《周礼》行起酒令:随意一说是该书的哪一册,第几页,第几人,两个人就一起翻阅。说的这个人如果翻到有食部、水部和酉部偏旁的字,谁就要喝酒;如果碰到和酒有关的,就要加倍罚酒。不一会儿,小二正好翻到《周礼·天官》的《酒人》,丁生就取过一只大杯子倒得满满的,催促小二快喝。小二于是祷告说:“如果能够借来银子,你应当一下翻得‘饮’字部首的字。”轮到丁生了,他信手一翻,正是《周礼·天官》的《鳖人》。小二高兴地大笑说:“事情已经办妥了!”说着就往杯里倒满了酒让丁生喝下。丁生不服,小二说:“鳖是水族,你应该像鳖饮水一样饮酒。”两人正在说笑着行酒令,只听见地上的鸡笼里戛然作响。小二站起身来说:“来了。”他们打开鸡笼一看,一个布袋装满了银子放在那里,银子多得都快溢出来了。丁生不禁又惊又喜。

后来,翁家的奶妈抱着小孩到他们家来玩,悄悄地对他们说:“那天主人刚回到家,点着灯坐着。屋里的地面忽然裂开一个大口子,深不见底,一个判官从里面走出来说:‘我是地府的司隶。太山帝君要召集阴间的官员,编制一份强盗罪行录,需要一千架银灯,每架银灯要十两重。你捐出一百架银灯,就可以把你的罪孽一笔勾销。’主人一听吓得魂不附体,连忙焚香祷拜,献出一千两银子。判官拿到银子后才慢慢地回到地府,地上的裂缝也才慢慢地合上了。”小二夫妻听了这番叙述,故意“啧啧”地称奇,装出吃惊的样子。从此以后,夫妻二人逐渐地购置田地、牛马,蓄养仆役婢女,还建造了自己的宅第。

村里几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子弟看到他们那么富有,就纠集一些坏人,翻墙入院,想要抢劫。丁生和小二刚从梦中惊醒,只见火把把四周照得通明,满屋都是强盗。有两个人冲上来抓住了丁生,还有一个人竟然伸手要摸小二的前胸,小二光着上身一跃而起,叠起手指对着强盗厉声喝斥道:“止,止!”十三个强盗立即全都被定住了,他们吐着舌头呆呆地站着,像木偶一样。小二这才穿上衣裤下床,招呼家人,把强盗们一一反绑过来,逼着他们说出行抢的具体缘由。然后,小二指责他们说:“我们从远处投奔到山沟里安分守己地谋生,希望得到你们的扶持,没想到你们不仁不义到这种地步!危难困窘之事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你们手头缺钱不妨明说,我难道是那种只顾自己发财而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吗?按你们这种豺狼无道的行为,本应该全部杀掉,但我还有所不忍,姑且放你们走,以后胆敢再犯,我绝不宽宥。”强盗们叩头拜谢,仓皇逃窜。

过了不久,徐鸿儒兵败被官兵擒获。小二的父母兄弟一家全被诛杀,丁生用重金赎回小二的哥哥赵长春的幼子。那孩子才三岁,丁生和小二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让他改姓丁,名叫承祧。于是村里人渐渐知道了丁家是白莲教的亲属。当时正赶上蝗灾,蝗虫祸害了大片的庄稼,小二剪了几百只纸鹞鹰放在自己的田中,蝗虫吓得远远避开,不敢飞进小二家的田里,因此小二家没有遭受蝗害。村里人都嫉妒得要死,一起去官府告发了他们,说他们是徐鸿儒的馀党。县官垂涎丁家的财富,视作一块肥肉,就把丁生抓了起来。丁生用重金贿赂了县令,这才免于一死。小二说:“我们的财富来路不正,有些散失也是应该的。但是,这里人情险恶,是个蛇蝎之乡,不可久住。”于是他们把产业低价卖出,然后就离开了那里,迁居到益都县的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