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生(第4/7页)

  • 击节称叹:击节原义是用手指击拊为节拍,以寻按乐曲的韵律节奏;后常借以形容对诗文的赞叹、激赏。
  • 时数:时运。数,命定的遭遇。
  • 文章憎命,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意思是好文章会妨害好命运。
  • 铩(shà厦)羽:鸟羽摧落;比喻乡试受挫落榜。《淮南子•览冥训》:

    “飞鸟铩翼,走兽废脚。”《说文》:“铩,残也。”

  • 嗒(tā塔)丧:沮丧;失魂落魄。《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
  • 考满:是明清两代对政府官员的考绩办法之一。这里指对外官的考绩,即由吏部考功司主持的“大计”。清顺治初期,外宫三年大计;顺治后期,定外宫三年考满议叙例。康熙元年,内外官考绩皆用三年考满制。其制,外宫大计以寅、已、申、亥岁,四品以下官员以五等议叙(一等称职者记录,二等称职者赏赉,平常者留任,不及者降调,不称职者革职)。详《清史稿•选举志六•考绩》。
  • 杜门:闭门。此指不与外界交往。杜,堵塞。
  • 寝疾,卧病;病倒在床。
  • 遗(wèi卫)问:馈赠所需,慰问疾病。遗,赠予。
  • 百裹,百剂。裹,指药包。
  • 解任:解职,卸任。
  • 病革(jī亟)难遽瘥(chài差),病重难望速愈。革,同“亟”。瘥,病愈。
  • 犬马病,对自己疾病的谦称。
  • 夫子:先生,老师。旧时县学生员称本县县令为老师、老父师,自称学生、门生。
  • 从杖履:犹言随侍左右。古礼老人五十得拄杖。又唯尊者得脱履于户内,晚辈有代为捉杖纳履的责任,所以“从杖履”是敬老事尊之词。《礼记•曲礼》:“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早暮,侍坐者请出矣。”
  • 束装,整顿行装。戒旦:意思是警戒黎明贪睡,早起及时出发。《文选》赵景真《与嵇茂齐书》:“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26]文艺:指“闱墨”之类供科举士子揣摩研习的八股范文。
  • 期(jī基)岁:满一年。
  • 入邑庠:成为县学生员,俗称秀才。邑庠,县学。
  • 所拟举子业,指叶生平日为应付科举考试而习作的八股文。拟,谓拟题习作。举子业,又称四书文,即八股文。
  • 闱中七题,明、清乡试、会试的头场试题大都是七题,其中“四书义”三题,“五经义”四题。这里“七题”指乡试的头场试题。头场成绩即能决定能否录取,二、三场成绩只作参考,所以再昌因头场七题作得好而取中亚魁。
  • 亚魁:乡试第二名。第一名称乡魁、乡元或解元。
  • 出馀绪:拿出本人才学的微末部分。馀绪,微末,残馀。馀绪,义同绪馀。《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士苴以为天下。”
  • 黄钟长弃:比喻贤才被长期埋没。《楚辞•卜居》:“黄钟长弃,瓦釜雷鸣。”黄钟,古乐中的正乐,比喻德才俱优的人。
  • 非战之罪:《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该下战败后曾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叶生借喻自己半生沦落,功名未就,是命运使然,而非文章庸劣。
  • “何必”二句:意思是说,不必取得科举功名,才算作发迹走运。宋代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忽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学最少年;利市䦿衫抛白纻,风流名字写红笺。”白纻,一种质地细密的白夏布,借指士子取得科举功名前所着的白衣。取得科举功名后,就脱去白衣,改穿䦿衫(官服)了。利市,语出《周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本指由贸易获得利润;后来比喻发迹、走运,俗称“发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