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4/4页)

最后还是那位"瞌睡虫"先生,画龙点睛地把大家的想法概括成一句精辟妙语。"瞌睡虫"是三年级高班的级任老师,生性懦弱,眼皮子老是耷拉着。瘦高挑个儿,有气无力,动作迟钝、呆板,给人一种终日没精打采的印象,别人给他起的那个雅号,倒真是入木三分,贴切得很。

"此人乃是热情冲动之徒,""瞌睡虫"说。

热情溢于言表,乃是缺乏教养的表现。热情冲动,绝非绅士应有的风度,让人联想到救世军吹吹打打的哄闹场面。热情意味着变动。这些老夫子想到合人心意的传统积习危在旦夕,不由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前途简直不堪设想。

"瞧他那副模样,越来越像个吉卜赛人了,"沉默了一阵子以后,有人这么说。

"我怀疑教长和牧师会选定此人时,是否知道他是个激进分子,"另一个人悻悻然抱怨说。

谈话难以继续。众人心乱如麻,语塞喉管。

一星期之后,"柏油"先生和"常叹气"先生结伴同行,去牧师会会堂参加一年一度的授奖典礼。路上,一向说话尖刻的"柏油"先生对那位同事感叹道:

"你我参加这儿的授奖典礼总不算少吧?可谁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呢?!"

"常叹气"比往日更加愁眉苦脸。

"我现在也别无他求,只要能给我安排个稍许像样点的去处,我退休也不在乎个早晚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著

张柏然 张增健 倪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