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3页)

“对了!我记得六丫头是二月的生辰,也快了,怎么她的亲事还没有动静?”

大周朝的女儿家,及笄后就会出嫁,十三四岁就会定亲,更早的人家也不少,姑太太关心道。

“你急什么?我正帮她挑着,难道你那里有好的?”姜老太太看她。

姑太太嗔道:“娘舍得将六丫头嫁到襄州。”

她嫁到了襄州,只有年底或娘家有喜事,才回汴京,自然不清楚府里的氛围,只当老太太平日里很疼爱四弟唯一的女儿,打趣道。

“这有什么舍不得?是个好人家就行,你这些年不也过得如意?”姜老太太瞥了她一眼。

姑太太苦笑,终究没有倒出心里的苦楚。

她了解她母亲,她这个人最骄傲的便是得嫁高门,生了她们兄弟姊妹,并将她们教养长大,除了四弟早逝,没有不如她意的。

这些年儿孙绕膝,享尽尊荣,人人都顺着她,她也变得更加强势,容不得别人忤逆抱怨。

姑太太看着姜老太太的银发,轻叹一声,罢了,都过了大半辈子了,现在说出来又有什么意义。

姑太太掩下心绪,笑道:“我过得好,还多亏娘的眼光好,只是六丫头离了娘十几年,以后还是找个京城的人家,多陪陪你。”

姜老太太似乎不愿意多提起姜杏之,淡笑一声,看向兰哥儿,拍拍手欢喜地说:“快来让外祖太太抱一抱。”

屋内其乐融融,欢笑声不断。

姜杏之靠在床上,身上围着厚厚的毛毯,抱着蒲月,神色恹恹的,这些天养的好气色褪去,只留下苍白的面色。

香净她们三个,脸上带着浓浓的愧疚:“都是我们不好。”

姜杏之咳了两声:“哪里就怪了你们,是我身体不争气。”

香净她们只是摇头,待她更加小心翼翼,仿佛她是个易碎的瓷娃娃。

姜杏之觉得额间像是绑了一块大石头,异常沉重,抱着蒲月往被子里埋了埋:“对了!前几日给姑母的小孙子准备的东西,过会儿别忘了送过去。”

“记着呢!姑娘好好休息,外头的事情都交给我们。”香净帮她掖着被子,心疼地说道。

姜杏之闭上眼睛:“我再睡会儿。”

她刚喝了药,犯困。

蒲月猫脑袋埋在她颈窝旁,似乎知道姜杏之身体不舒服,她今日也没有去找仲秋,乖乖地陪着姜杏之。

这一觉一直睡到天黑才醒来。

不过睡了一天,精神好了很多。

早上没有胃口,这会儿已经吃了半碗的汤面。

“姑母走了吗?东西都送了吧?”姜杏之咽下口中的汤,还惦记着姑太太了,问道。

“姑太太陪老太太用了晚膳后才走的,香净把东西送过去回来的时候还带回了许多补品。”十五坐在一旁看她,细声说。

那便好,姜杏之点头,揉揉鼓鼓的肚子:“吃不下,撤了吧!”

十五端起小几放到软塌上,先服侍她漱口。

姜杏之用完晚膳,也懒得再躺了,索性围着屋子散散步,正好当作消食了。

香净端了炖好的补品进屋:“姑太太又送了燕窝,我顿了一盅,姑娘过会儿用了吧!”

姜杏之这会儿饱饱的,用不下,指着桌案让她想搁哪儿。

“好,姑娘别忘了就行,对了姑太太临走前还让我好好照顾姑娘,等姑娘痊愈了,再来找你说话。”香净应声。

姜杏之肯定是要好好养身体的,毕竟病着就不能去祭祖和去亲戚家拜年了,这样就没有压岁钱收了。

那多可惜啊!

姜杏之捂着嘴巴咳嗽了两下。

而且这几日宫中宴会多,道长没有空来找她,她得赶快好起来,要不然被他知道自己因为醉酒着凉,要挨骂的。

“下次见了道长,千万要瞒着,不能告诉他,我生病的事情。”

姜杏之弯腰,将小手悬在火炉上烤火,和香净十五说话,声音酥哑,但是小嘴却叭叭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