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4/7页)

她自觉丢人,也不肯人去探望,姜杏之这才找到机会。

姜桃桃恹恹地点点头:“如今已经好了。”

“五妹妹你不要为了去参加宴会,不好意思说出来,若有问题还是别去了,省得在建安侯府丢人。”姜月桐走在她们前面,听见她们的话,笑盈盈地说道。

被姜月桐一激,姜桃桃立刻精神了:“你放心,我好得很。”

姜月桐嫌弃地看了她一眼:“最好是这样。”

姜桃桃心头起了火,却被姜杏之按住了:“老太太还在前面呢!”

姜桃桃甩袖哼了一声。

老太太一辆马车,大夫人和五夫人各一辆马车,剩下的三位姑娘坐一辆。

姜月桐不愿和她们一起,跑到前头和她母亲一起走,姜桃桃也不愿做被她嫌弃的那个,去了大夫人车里。

最后只剩下没有母亲的姜杏之独自一人坐一辆。

香净心疼地看着姜杏之。

姜杏之反过来宽慰她:“你瞧这车厢宽敞明亮,还是我捡了便宜呢!”

“这种便宜,我都情愿姑娘不捡。”香净说。

“我喜欢一个人待着,”姜杏之摇摇她的手掌,“再说她们不在,你也才好上来陪我呀!”

在扬州时外祖父母年迈,没有精力带她出门结交玩伴,她只能喝自己玩,她都习惯了,而且这样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香净想想,这也是,若是四姑娘和五姑娘都在马车上,她只能跟着马车一路小跑,哪能上来悠闲地坐着马车陪她们姑娘。

城内道路平坦,行人见着马车纷纷避让开,一路通行,直至建安侯府前的巷子口。

巷子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堵了好一会儿姜杏之才能下马车。

姜老太太带着她们进了建安侯府的大门,立刻便有侍女过来领路去了会客厅。

姜杏之悄悄地打量着建安侯府,建安侯府与西宁侯府都是有爵位的名门世家,亭台楼阁风格都差不多,但还是有些不同的。

姜家姜杏之这一辈的哥哥们还未入仕,上一辈在朝为官的都是中庸之才,并无特别突出的,所以屋内陈设更为低调稳重。

而薛家如今风头无两家中所列陈设更显富贵,一入门便是一座红玛瑙雕像,越往深处走,还有更令人惊艳咋舌的物件,一样样瞧下去都是价值千金的珍品。

姜桃桃拉着姜杏之:“你跟着点,别走丢了。”

姜杏之忙往她身旁贴了贴。

走进会客厅,姜杏之只有一个想法:人好多哦!

屋内花团锦簇,扑鼻的胭脂香,大夏天的挤在一起,味道有些不好闻。

连一向表面功夫做得好的姜月桐都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姜老太太按照京中辈分年纪也算是建安侯夫人的长辈,建安侯夫人李氏亲自过来扶她:“老太太近来身体可健朗?”

姜老太太笑着点点头:“你坐吧!我去里头找你婆母说话。”

年长些的老夫人都在里屋吃茶,一是因着这厅内人多闷热她们熬不住,二是有她们在,小辈们也放不开玩笑。

建安侯夫人连忙让侍女扶她进屋。

老太太不在,便是以大夫人为主,大夫人平日里被老太太压制着,但也是个长袖善舞的社交能手。

“李姐姐真正是有福气,瞧瞧建安侯对你多上心。”大夫人嫁到汴京与李氏认识了二十多年了,知道她爱听什么。

“你也不差!”李氏掩唇笑,她最骄傲地便是她这顶好的夫家给她带来的荣耀。

夫人们说着话,姜杏之她们只能站在一旁,面带笑容地等着。

大夫人和李氏寒暄了好一会儿,才看向大夫人身后:“你们姜家的女儿各个都是出色的。”

三人齐齐欠身行礼:“请夫人安。”

李氏这般年纪的妇人,最爱看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鲜花儿似得,只觉得赏心悦目。

“快坐,快坐。”李氏笑眯眯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