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阴魂不散(2)(第3/4页)

“谁?”倪俊生整了整衣冠,走到门边旋开了安全锁,映入眼帘的是市侦查队的大队长张训。这个家伙办案公正严厉,从不手软,曾经当着副市长的面给他那个交通肇事逃逸的儿子戴上了手铐,自此结下了不少梁子。队里人戏称他为“尚方宝剑”,上斩……不过也正因如此,很对倪俊生的胃口,两人共事多年,竟成莫逆之交。只是张训今番到来,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笑意,乌云密布的。

“老张,有事?”倪俊生微一察言观色,就瞥见了不寻常,当即腔调正了正,开口问道。张训面沉如水,一声不吭的把一张报纸递给了倪俊生。倪俊生打开一看,这是刚发布的早报,上面法制版的头条新闻被画上了红红的圈子,显然是张训的“朱批”。新闻的标题格外刺眼,难怪张训脸黑的跟猪肝似地:《市电视台连续四人无端身亡,警方草率结案》,副标题是《荒村咒怨真实重现,意外死亡的结论遭到质疑。》。看到这,倪俊生哪还能受得了?他“霍”的站了起来:“这个记者太不负责了吧?简直是信口开河!我们只是初步怀疑这几个人是意外死亡,况且重案组还在秘密调查中,根本就没结案!”张训依旧板着脸:“这份早报是我市的主要媒体之一,发行量很大,对舆论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我希望你回去能仔细研究下这份报道,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彻底查明真相。另外省公安厅负责人和安全局的痕迹鉴定专家也会在一周内赶到,希望我们能共同携手,尽快平息外界的流言蜚语。”

倪俊生找了张椅子,点着一根黑松香烟,逐字逐句的看完那篇报道,然后猛地把报纸往桌子上一拍:“什么咒怨索命,这种封建迷信的鬼怪奇谈还能写进法制专栏,审稿的编辑吃屎去了。而且通篇都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的儿戏。荒唐!简直是无稽之谈!”

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在报道中拒不接受警方关于死者是意外身亡的推测,一口咬定“如果无法证明是他杀,那就是一起‘灵异事件’”。这个粗暴的论断的依据荒诞不经,竟是该死亡小组前番拍的那部叫做X咒怨的纪录片。透过密密麻麻文字,从不看装神弄鬼节目的倪俊生才第一次听说,这些死者所在的小组,在几周前去过一个叫做谷英村的明国旧址,此地历来都有咒怨猛鬼的传说,据说所有踏入村子的人,都是在离开后不久莫名其妙的死亡,有时候连尸体都找不到,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了。为了怕读者不懂某些词汇,该作者还特地解释道:所谓【咒怨】指的是含怨而死的人所下的诅咒,在死者生前的居所积聚冲天怨气,凡触碰者必死,并产生新“咒怨”,将恐怖死亡不断蔓延,而“咒怨”就永远死守凶宅,诅咒每一个来客……

“以讹传讹,故弄玄虚,还诅咒?文革的时候破四旧砸了多少庙宇,我也没看到有什么神魔鬼怪跳出来作祟!”倪俊生缓了缓劲,平息下怒火,对着张训笑了出来。在他看来,这篇报道,不但不可怕,更多的却是搞笑。

“这些先搁在一边,我们退一万步想,假若真有黑手在背后操刀的话,那么他的智商,洞察力和反侦察水平已经到了一个可怕的位置。四个命案现场,竟没留下一丝一毫的指纹和鞋印,当真叫人折服。就好像……就好像……”

“好像什么?”倪俊生被张训引到了话题上,立马知道了对方的意思,原本舒展开来的眉头,渐渐拧成了一团。

“好像他长了翅膀,而且还会隐身似地。”张训深深叹了口气,面色难看的要死。

“唉!我说老张啊,最可怕的其实不是鬼,而是人!”倪俊生将报纸甩出一条抛物线,重重的丢在了垃圾桶里,才回过头来。

“呵呵,我看你现在不像警察,倒像个哲学家喽,好了,我们来探讨下这桩案子的蹊跷吧,争取梳理出一点头绪来,破了它。让那些流言不攻自破。”张训会意一笑道。正在两人专心攀谈之际,办公电话却不合时宜的呜呜响了起来,尖锐的音调搭配震动的话筒,让人心烦意乱,把两个人刚刚起来的思绪一下子打到了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