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摄青鬼(第2/3页)

“怎么样!潘师傅,现在你该知道怕了吧?还想不想插手此事?”李师傅看到我如此沉迷的思考,还以为我被吓怕了。

我深呼吸一口气,告诉李师傅说:“摄青鬼虽说厉害无比,非一般厉鬼。但我若是这样退缩了,也不配当一名茅山弟子。只要是鬼,总有降服之法。纵观上下五千年来,出现过摄青鬼的记载又不是没有。可那又如何,摄青鬼再厉害,不也是被我们茅山降服了吗?所以,我的初衷不会改变,这事儿,我管定了。”最后的一句,我是斩钉截铁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说出来的。

李师傅看着我坚定无比的模样,打趣地问道:你真不改变。

我摇了摇头,说:“不改。”

李师傅再问:“真不改。”

我依旧坚定的摇头。

“好”李师傅一手拍在我的肩膀上,说道:“难得潘师傅有这份心。实在令我李某佩服,既然潘师傅对降服这摄青鬼这么有信心,那我李某也不能落后。来,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降尸鬼之法。”

听到这句话,当时的我一个趄趔,差点就摔倒。我只是说陪他一起去消灭这摄青鬼,可我什么时候对消灭摄青鬼有信心来着,我压根就没说过这样的话。

不过想归想,这种打击士气的话还是不能说出来。

和李师傅坐在房间的椅子上,慢慢的商议着这灭鬼之法。从我精通的茅山符箓说到李师傅精通的奇门法阵。

一直到了晚上,都没研究出有效的办法。从谈话中,我才发现,这摄青鬼比我想象中更加厉害。李师傅告诉我,当初他用来对付摄青鬼的法阵,乃是阴山派十大奇阵之一的七星伏魔阵,配合冲九之数。阴阳五行,春夏秋冬,变化无穷。可依旧奈何不了摄青鬼。

不是我夸大李师傅的能力,而事实上的确是如此。这北斗七星阵瞬息万变。随意的把阵旗一转换,都能够有不同的效果。

《甘石星经》中有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皇帝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

古籍《鹖冠子》记载:“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古代视北极星为上帝的象征,而北斗则是帝王出巡天下所驾的御辇,一年由春开始,而此时北斗在东,所以上帝从东方开始巡视,故《易·传》:“帝出乎震,震卦在东。”

意思就是说,在不同的四个季节里面,北斗七星所在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天子出巡,也要根据北斗七星的变化而确定。而根据这个原理摆下的七星伏魔阵,不仅仅继承了北斗七星变化的玄奥。从阵法后面的伏魔两字,就可知道这阵的威力。比如说,我们在借天力摆七星阵的时候。把阵旗的方向一转,面向东方,主阵眼是天枢,那么这就是一个极阳之阵。反过来,阵旗向着北面,主阵眼是玉权,那这个阵法就变成了迷踪阵。

对了,鲁班尺。李师傅的鲁班尺。据传这鲁班尺为鲁班门的祖师鲁班所传,不仅仅堪舆大门风水,定福祸吉凶。还有着降妖伏魔的威能。这不是谬论,而是事实。从鲁班门传下来的厌胜之术就可以看出。而看李师傅的这把鲁班尺,估摸着一定有了一些年头,是灵器也不一定,不知这鲁班吹对这摄青鬼,可有克制之用。

而当我问及鲁班尺的威能的时候,得出来的结果却吓了我一跳。

李师傅苦涩的说道:“潘师傅你说的没错。我这把家传的鲁班尺的确是件灵器。鲁班尺为阳尺,堪舆阳宅风水。久而久之的也沾染了一些风水福地之灵气,可祛百邪。但鲁班尺和丁兰尺合称为阴阳尺。如今鲁班尺还在,当丁兰尺却不知道去了哪儿?潘师傅不觉得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