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祖先(第2/3页)

王雨晴摇摇头说道:“没有,可能他只是一个小武将,在史料上记载的很少,又或者根本就没有记载,所以找不到他的任何资料!”

“如果能知道他所处的年代,我们是不是能缩小寻找的范围?”我突发奇想地问道。

“这个,倒是可以,原本我们以为那是花木兰的墓,所以一直以为那个墓的年代不是北魏时期那也是隋唐时期,可是当我看到那些青砖的时候,我就觉得纳闷?”王雨晴紧锁着眉头,似乎被什么东西困扰了。

“纳闷,你纳闷什么?”我回过头问道,“不就是青砖吗?古代搭房子修墓不都是用这个吗?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说得不是整个意思,青砖当然是不奇怪,只不过我们在古墓里看到的青砖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年代的墓里?”王雨晴说了一句我听不太懂的话,这可能涉及专业的考古知识,我真的不明白。

“这么说吧,在中国的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技术和文化,根据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高低,反映在建筑材料和风格上也大不一样!”王雨晴越说理论性越强,我算是彻底被绕晕了。

“晴儿,你能说得直白一点吗,我的脑筋转不过弯来?”我几乎是求着说道。

王雨晴抿嘴一笑,说道“你当然不懂了,这些都是考古知识,简单一点说,就是中国各个时期所用的修墓建筑材料不太一样。比如,秦汉时期多为土葬,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放上棺椁和陪葬品,直接用土掩埋,就算是帝王将相也多半是如此,只不过坑挖的更深更大而已;唐宋时期,中国国力鼎盛,所以墓葬开始以地宫的形式普及,不过当时的烧砖工艺并不是特别的好,砖块的材质相对粗糙不耐用,所以墓室一般还是用石板或者石块垒砌;到明清时期,烧砖工艺已经炉火纯青,而且相比石质材料要便宜的多,所以明清的墓葬多为青砖材质!”

“我明白了!”听完王雨晴的一番讲述,我已经猜透了其中的玄机,“你的意思是当我们进入墓室区域的时候,你就发现修墓的青砖与我们想象中的花木兰墓所处的年代不同,当时我就觉得你怪怪的,原来你早就发觉不对劲了!”

“嗯,当时我也只是怀疑,不敢肯定,万一这花木兰的墓就是用青砖修筑的呢?不过现在看来,我们看到的那个古墓确实不是花木兰的墓,也就是说,这个墓葬应该属于明清时期!”王雨晴肯定地说道。

“晴儿真聪明,我看清朝也可以省略,看那个武将的盔甲样式绝不是满清鞑子的模样,我们就把线索集中在明朝,再查查明朝有没有一个叫做花英的武将!”

“嗯,最怕的就是这个武将所处的年代是元末明初或者清初明末,如果是这样那就很难查询了!”王雨晴考虑的很周详,在乱世的时候,人命如草芥,就算你是一名武将也极有可能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掀不起一点的浪花。

这时,红婶和父亲带着一篮子的水果,前来探望我,大老远的红婶就叫开了,“阿升啊,俺就说你们小两口去哪了,敢情跑到这小树林约会来了!”

王雨晴脸一下子红了,羞涩地说道:“红婶,什么小两口,什么约会,我只是怕阿升整天闷在房里,所以推着阿升出来散散步而已!”

“哟,俺们家晓晴脸皮真薄,你们俩都甜的像蜜一样,还分什么你呀我呀,哎呀,迟早都是俺们家人,有啥可害臊的!”红婶大大咧咧地说着,让王雨晴的脸更加的红艳。

“滚滚,多大年纪了,就你不害臊,是俺们家,不是你家,跟你有啥关系?”父亲见王雨晴被红婶说得快钻到地底下去了,连声埋怨道。

“咋了,需要俺的时候,红婶,红婶,叫得多甜,不需要俺的时候,就想把俺踹一边?”红婶一副泼妇的样子,朝着父亲瞪眼说道,“俺就告诉你吧,俺们俩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了,你现在想撇开俺,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