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石碑(第2/3页)

“耶律楚材!”林如水惊道,不过很快就释然了,以史书上所记载的耶律楚材的才学和地位,让他为成吉思汗设计陵墓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事情。

“有没有人告诉我,这个耶律楚材又是哪位?”我这个历史小白不懂只能问。

论到历史,那可是陆飞的强项,就连林如水也甘拜下风,所以林如水示意陆飞发言。陆飞也不推辞,大声地说道:“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蒙古帝国时期的大臣。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的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对腐朽的大金国已经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以拯救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中的百姓。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的影响,他采取的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我呸,说得好听,拯救百姓,我看是为了升官发财吧?你们看看为了修建这个陵墓,后面那个坑里埋了多少的尸骨,这都是这个耶律楚材的杰作吧!”当我听到耶律楚材是为百姓而投靠成吉思汗的,心里就不爽了,所以直言不讳地唾弃一番。

我这么一说,大家都有同感,耶律楚材怎么拯救百姓我们谁都看不到,可是这万骨坑里累累白骨我们可是看个清清楚楚,只是为成吉思汗建一个陵墓,却无辜残杀如此多的人,这样的人还说是为百姓,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也不能这么说,据史书上的记载,耶律楚材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成吉思汗十四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倍受器重。二十一年,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窝阔台继位后,耶律楚材出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他积极回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绌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算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按照蒙古的惯例,对拼死抵抗的城池,城破之时,必要屠城,作为报复。而耶律楚材力劝窝阔台改变这种野蛮的作法,保全普通老百姓的生命,窝阔台采纳他的建议,所以一场毁灭中原农业文明的浩劫被阻止了,中原千百万生灵才得以保全。这才是耶律楚材对中国历史,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

陆飞滔滔不绝,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虽然我们不一定全听进去了,但是大概知道这个耶律楚材绝对是个人才,而且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还救了千百万人的性命,相比之下这里区区几万人的陪葬,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林如水用一种非常欣赏的眼光看着陆飞,起了爱才之心,“小陆呀,毕业后有没有考研的打算,我看你来我这吧,硕博连读也没问题!”

“林教授,你说得是真的吗?”这可是陆飞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怎能不吃惊。

“回去后,我给你们院长通个气,以我这张老脸,保你读个硕士还是没问题的!”

“林教授!”陆飞早已是感动得泪涕纵横,就好像一匹小马终于遇到他的伯乐一样。

这样的场面我有点看不惯,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还搞什么收徒,我轻轻地咳了几下,“那个,林教授,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下一步怎么走,这里好像除了这个石碑之外,没路可走了!”

“啊。”所有人都只顾这个石碑,却忘记了我们此行真正的目的。眼前确实是一个死胡同,石碑后面就是一整片的石壁,没有任何一丝的缝隙。我们的路在哪里,又该往哪走,一时间所有人都没了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