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深究(第2/3页)

十三说:“还没有,春秋战国时候其实鲜少出现龙的图腾,那时候的图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种是龟和蛇,第二种是太阳与火,第三种则是狼和鹰。而据我所知,三家分晋之后,韩国以火系图腾为尊,魏国则是火系和水系共存,赵国则是鸟图腾为尊。”

听到十三这样说,我明白了些许,我说:“我想魏还是以水系为主吧,怪不得这里会出现如此多的巨蟒,原来竟然是这样的缘故。”

十三这时候又说道:“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来,似乎颇有意思,你发现没有,除了西夏之外,商周都是以鸟图腾为尊,自认为是鸟的后裔,而这样的想法在秦朝也同样存在,并且秦朝的图腾其实也是以鸟图腾为尊的。”

我一时有些听不明白,于是问十三:“这有什么规律吗?”

十三摇摇头说:“没有规律,但是你不觉得奇怪吗,自西夏之后从图腾上来说就像是已经彻底改朝换代了一样,大主流的图腾都是以鸟为尊,商人自认为是玄鸟后裔,周人则认为是凤凰后裔,就连秦统一六国之后都认为自己是鸟的后裔,而且秦存在的年代可并不比之前的这两个朝代短,秦在西夏时候就已经存在,也许你并不知道,赵姓和赢都是由秦人分化出来的两支姓氏,只是不同的是赢姓一直在边戎地区,而赵姓则进入了晋,最终成为了三家分晋的赵氏,也就是后来的赵国,归根结底,其实这两家都是秦人而已。”

我对历史并不熟知,十三讲的简练,我虽然表面上听明白了,可是却觉得这里面的关系复杂得就像是一团乱麻一样,我说:“这样说来的话,似乎所有的姓氏和王室都可以追溯到夏的时候。”

十三点点头说:“这是文明的传承,本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是让人觉得蹊跷的是,商作为西夏之后的另一个存在时间如此长久的王朝,可是从它继承下来的姓氏却鲜有,而且甚至到了春秋战国时候就已经彻底销声匿迹,再无痕迹可循,倒是西夏虽然历经如此久远的时候,许多后来的姓氏和王室都出自那时候,你不觉得奇怪吗,从图腾上看西夏似乎是一个被彻底孤立的朝代,可是从姓氏上看,商又是一个被彻底孤立的年代,就好像历史直接从西夏跳到了周朝,商的存在只是占用了时间而已。你应该知道,像这样曾经统治了一个时代的王朝,不可能如此迅速地销声匿迹,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是商在它被周灭亡之后短短的几百年内迅速枯萎凋零,就好像彻底已经从历史中销声匿迹了一样。”

我听十三说的玄乎,但是对他说的这点疑问也更加地疑惑起来,我说:“万一是周刻意要掩盖商的存在呢,所以将它的姓氏驱逐或者残杀,然后将它的记载从史书中抹去等等一系列的做法。”

可是十三又问:“可是周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为什么要可以掩盖商的存在?”

这点我也说不上来,我只能说:“这点我也就不得而知了。”

十三说:“所以我总觉得这和我们现在的处境有莫名的关联。”

我听十三这样说,不禁想起了那一句石人俑说的话——龟龙不出,十国不灭,夏将不夏,商亦非商;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龟龙,按照十三的说法,魏氏的图腾是水系和火系并存,龟龙应该是分别指龟和龙,龟是水系的无疑,龙的话就既可以是水系也可以是火系,而且十三自己也说龙的图腾在那时候还并不像之后那般人人信奉,可是我却知道西夏图腾虽然为蛇,但是西夏开国君主大禹的父亲传言就是龙的化身,所以西夏信龙那是绝对不错的。

只是这两句话就像谜语一样,陆也和我说过后面这句的意思,从表层意思上似乎很好理解,可是究其深层次的东西,却总有一种复杂到不能再复杂的地步。再者她说这句话是出现在论语之中的,可是却单单只有后半句却没有前半句,而恰好这又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东西,不得不让我对此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