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渊源(第2/2页)

其中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见或者小说里看见的有一个很有名的道派叫作茅山派,也称他们为茅山道士。

这个茅山派确实是有些历史的,茅山派是道教教派之一。在南朝齐、梁时期由道士陶弘景所创。因为在茅山筑馆修道,尊三茅真君为祖师,所以称之为茅山派。此派主修上清、灵宝和三皇等经书,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诵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

在北宋时茅山一派与龙虎山、合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元代以后归并于正一派,也就是现在的正一道!

茅山派首席开山掌门就是陶弘景,后来就传给了藏矜法师,而这个藏矜法师后来收过一个俗家弟子叫凌正阳,传授了其不少道家法门,后来不知是何缘故凌正阳被赶下了山。凌正阳一生潜心修道,创立了这个发源自茅山的派别:天正道。但是规矩是世代单传,一直很低调,传到查文斌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七代,因为历史原因,所以有不少东西也没有传下来,查文斌的那个师父给了他一些道家秘法和书籍以及天正道的掌门大印和那把七星剑,就撒手西去了。

查文斌呢,确切来讲应该是师承茅山一派,据说这大印和宝剑乃是藏矜法师修炼出来赠予被赶下山的凌正阳的,然后一代传一代,成了这天正道的掌门信物。

文革时期,破四旧,文斌的师父自然也是属于封建迷信分子,被关牛棚后活活给饿了个半死,那时候文斌的父亲是放牛的,看他可怜,偷偷带些番薯和馍馍给他充饥,不想被生产队里的人发现了,给扣上一个私通封建迷信分子的罪名,抓去游街批斗。听说文斌的老爹血气方刚死不认罪,被活活地给打死了,他媳妇受不了风言风语也跟着一块去了,留下尚小的查文斌一人,那老道给放出来之后,就收了他做徒弟。文斌资质很高,没过几年,已经有所成,不想师父死得早,好多东西还没来得及传授,只留下一堆在“文革”火焰里幸存的手抄本和藏在牛棚顶上的大印、宝剑,文斌拿着这些东西平日里也是私下研究,不敢露出台面,所以有很多环节尚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至于正统的天一道里的茅山派,后来也发生了大变故。

民间视茅山为朝拜的圣山,道士、术士视茅山为求法圣地。说来也奇怪,就在全民“我为茅狂”的时候,在茅山的周边地区,确切来说是茅山的南部开始有一支巫门也自称为“茅山”,在民间也写成“峁山”或者“毛山”,他们信奉的是道教的大神——太上老君。而开派的祖师则是被尊为“茅山法主”的李老君,又称“柏子老君”。学过一些法的朋友可能知道有一位法门里赫赫有名的“赵侯圣主”,有的写成“赵侯将军”,这位赵侯在民间的传说中,就是我们“茅山法主”的女婿!

该派所传法术,大体上走的是正规路线,比如止血、平疮、画羊子、鹭鸶水、退煞等,多数与普通法门相似。但是不同的就是一些所谓的“邪术”,比如“玉女喜神”,即一种梦交的法术,还有“断子绝孙”一法,“美女脱衣”一法,小说中常被提起的“移魂换影”即是此门中法。另外招引山中野兽、蛇螈治人,也是在这个法门里秘密流传。还要特别讲一下所谓的“养小鬼”。香港电影里经常提到取尸体油、炼尸体和养小鬼,在茅山中确有类似的法术,但和小说、影视中介绍的完全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