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块血迹(第3/12页)

福尔摩斯拿出一张纸条,在上面写了一个名字,递给首相。

“没错,就是他,这封信莫名其妙地丢失了,它可能会损耗掉几亿英镑并牺牲几十万人。”

“您把这事通知写这封信的人了吗?”

“通知了,先生,不久前发了密码电报。”

“写信的人也许希望将这封信发表出来。”

“不,我们有理由相信写信的人已经觉得这样做太不慎重,也太急躁了。如果发表了这封信,他自己的国家要受到比英国还沉重的打击。”

“如果真是这样,发表这封信对哪些人有好处呢?为什么有人要偷走这封信并将其发表呢?”

“福尔摩斯先生,这就与紧张的国际政治关系有瓜葛了。如果你将目前欧洲的政局作一下分析,就很容易看出这封信的动机了。整个欧洲大陆就像一个武装起来的营垒,有两个军事联盟是势均力敌的,还有一个保持中立的大不列颠,在他们之间维持平衡。如果英国不得不与某个联盟作战,另一联盟的各国不论是否参战都必然占优势。你懂了吗?”

“您讲得十分清楚。换句话说,想要得到并且发表这封信的是这位君主的敌人,他想让发信人的国家与我们国家的关系紧张。”

“对。”

“假如某个敌人得到了这封信,会把它交给谁呢?”

“会交到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某位大臣手中。也许现在拿着信的人,正乘火车向目的地赶去。”

崔洛尼·侯普先生低下了头,同时发出了很大的呻吟声。首相伸出手放在他肩上,安慰他道:“朋友,你遇到了不幸的事,谁也无法责怪你,你并未疏忽大意。福尔摩斯先生,你了解了所有的事情,有什么办法吗?”

福尔摩斯无奈地摇着头。

“先生们,你们认为找不回这封信,就会开战吗?”

“我觉得很有可能。”

“那么,先生们,作好打仗的准备吧。”

“可是,福尔摩斯先生,很难说一定找不回这封信吧?”

“请想想这些情况,可以判断,文件在夜里十一点半以前就被拿走了,因为从那时一直到发现信件丢失,侯普先生和他的妻子都在屋子里。那么信件被盗走的时间是在昨天晚上七点半到十一点半之间,很可能是在刚七点半的时候,因为既然盗信的人知道信放在文件箱里,一定想尽早得到。如果是这样,那么信现在会在哪儿呢?谁也没有扣压这封信的理由,信会很快地传到需要它的人手里。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找到信,或是得知信在哪儿吗?因此,我们是无法找到信了。”

坐在长沙发椅上的首相站了起来。

“福尔摩斯先生,你的话确实是合乎逻辑的,我真的感到我们没有办法了。”

“为了研究此事,我们暂时认为是女仆或是男仆拿走了信……”

“他们都是经受过考验的老用人。”

“我记得您讲过,您的卧室位于二楼,也没有直接通到楼外的门,如果有外人从楼外到那里应该会有人看见的。所以,拿走信的一定是您家里的人。那么偷到信件的人会把它给谁呢?会给一个国际间谍或国际特务,这些都是我熟悉的人。能称得上他们领头人的有三个,首先我需要逐个去调查,看他们是不是还在。如果其中一人失踪了,尤其是昨晚便不见了,我们便可以从中多少得到些启发,知道信件的去向。”

欧洲事务大臣有些不惑:“为什么他一定会出走呢?把信送到各国驻伦敦大使馆不也可以吗?”

“我觉得不会。这些特务的工作都是独立的,他们和大使馆的关系通常很紧张。”

首相听后点了点头。

“福尔摩斯先生,我同意你的观点,这样宝贵的东西他是要亲手送交总部的,你要采取的行动也是可行的。侯普,这件事情虽然不幸,但我们也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其他事务。如果今天有新的进展,我们会通知你,也请你把你调查的结果通知我们。”